CRV5代改『美規原廠鋁合金後保內鐵』,台本不保固『相關聯的部品』?

MrRone wrote:
你的邏輯是不是有問...(恕刪)


查資料沒有很難但你要我查就查?
請你提供照片你叫我自己找
你要我提供料號我就要給你?

我從頭到尾都只說內鐵是有用的東西
是你主張內鐵無用一直東扯西扯

懂?
simon303 wrote:
每個需承受外力的構件,一定都是整體結構的強度來考量當受外力時,如何吸收或是如何將外力的傳導及分佈...已自身多年的工程經驗來看,我傾向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可能受外力撞擊時,因美規內鐵強度較高故其可能沒損傷,但外力是不會自己消除的,一定會沿著原有結構體繼續傳導直到較弱邊處,反而在弱邊處易發生破壞及損傷,那個時候損失車體的結構才更嚴重。(恕刪)

前輩你好..
小弟大學時也學過應力學(只是都還回去了..)
材料應力的概念..還是有的..

癥結點是:
1.有車友私下問原廠, 回覆是:會影響HS及其他部品的保固!
→與保養廠交手10年多, 深知經銷商的素質不一.. 台本該統一保固部品的說法!

2.發表會時, 台本就是夸言(說謊?)了台版的剛性!
peng_cc wrote:
美版鋼材好→可配粗壯後內鐵→低速(5mph)後撞,後梁結構可能不會變形!
亞太版鋼材弱→只能配更軟的內鐵?→後撞時速(一定比5mph更低!?)才不傷後梁結構...

粉:嗆準車主裝裝甲有人生意義,五代也生鏽是合理的事. 指出車廠缺失:反而是個性有問題,趕快賣車!
M鐵粉..堅持內鐵無用論,
辯不過就抹黑為..廠商用假貨..
H版有死纏爛打的你真好..讓更多理性的準車主..能看清台本鋼材弱的事實...
→對比:Skoda準車主是團結爭取自己權益..逼車商讓利...
Skoda Kodiaq後保桿沒內鐵?!
粉:嗆準車主裝裝甲有人生意義,五代也生鏽是合理的事. 指出車廠缺失:反而是個性有問題,趕快賣車!
peng_cc wrote:
M鐵粉..堅持內鐵...(恕刪)


TO simon303大 不好意思害你被刪文了!

講真話要被抹黑早看開了

請看清楚我所說的內鐵無用是針對車體結構安全性而言。(是眼盲還是理盲?)

講到關鍵字"內鐵無用"就理智線斷裂嗎?抹黑我;你的台規內鐵也不會變粗,你繼續抹黑吧不差你一個。

說到死纏爛打你也不遑多讓啊,拿一隻不知哪來的內鐵沒有料件號沒有完稅證明就說他是美規內鐵,要求原廠保固!

該說天真嗎?原廠說的不信;起碼是台灣法規內ARTC認證的東西(至少人家還有顧慮行人的安全),外廠改裝品說他是外星科技記憶合金沒經過任何認證你就信?

內鐵(後保險桿總成的一部分)當然有他的用處在,不然廠商不會花成本在那裡。但那是針對時速9.6公里以下撞擊可以保護車身配件(車燈、板金、烤漆、倒車雷達、車尾部鏡頭、輔助駕駛感應裝置等)的完整性。
並非針對車體結構安全的提升或保護乘員安全性來設計。(以上數據皆以美規為標準)

時速9.6公里有多快?就生理感覺來評量,差不多就是平地靜止狀態下切換至D檔不踩油門放剎車,讓車輛滑行的速度。

要追尾你的後方車輛永遠不會知道你的那片約110cmX20cm見方內鐵的正確位置,而改變他的撞擊點或是有時間改變撞擊角度。


IIHS早在1969年,便進行了第一次碰撞測試,測試結果也成為第一個美國聯邦法規的保險桿標準。但經過研究發現,儘管早期的碰撞測試,能夠明確的判別車輛的保險桿強度是否足夠。但實際上近年來SUV、Pickup車款的風行,車輛對撞的車禍發生時,由於保險桿高度的不同,因而造成頭燈、引擎蓋及其他零件的損毀。為了更接近實際車禍的情形,因此全新的低速撞擊測試便誕生了。測試內容包括四項:以車速9.6km/h,正面撞擊車頭及車尾;以車速4.8km/h側向撞擊車頭及車尾。新的撞擊目標物以保險桿的結構為藍圖,利用金屬及塑膠來模擬相同的材質和潰縮結構。
peng_cc wrote:
前輩你好..小弟大學...(恕刪)

其實本田發表時並不是說鋼材與美規相同吧~他的說法是撞擊測試後的變形度與美規幾乎無差異~
peng_cc wrote:
M鐵粉..堅持內鐵...(恕刪)

同樣是車主我也希望自己的車和美規同 但是內鐵銜接吸能緩衝盒由緩衝盒潰縮並分散多於力量至車底大樑處 上面的網友只是想表達 不同國家的車體不同 若你更換的只有一小部分 而沒有全部都更換 畢竟原廠設計的內容不同 有可能在撞擊時力道分散引導的設計上也會不同 有可能你加裝的美規內鐵夠強 但後面的車體銜接強度處不同於針對該內鐵的設計 說不定反而是反效果 他想表達的就是這樣 而且後方撞擊你車輛質量不同就算同速度 能量還是不一樣 運氣也很重要的......這內鐵的作用也只是減少財損
你看看隔壁SKODA那也戰成什麼樣 裡面也有一台 OCTAVIA 屁股也是被撞到貓進去 不過他的撞擊方式竟然是小面積撞 我猜是被機車後撞...汽車應該不會這樣


peng_cc wrote:
對比:Skoda準車主是團結爭取自己權益..逼車商讓利...嘆氣嘆氣嘆氣
Skoda Kodiaq後保桿沒內鐵?!...(恕刪)


要分成兩個部分回答好累,沒關係只要你懂就好

所以是我的錯囉?明明就是你針對車商的要求方向錯誤!!
台本不是慈善事業,配合的經銷商當然也不是吃素的!賠本的生意沒人做。

要求保固動作執行起因:原廠設計上的瑕疵,要求台本與其經銷商履行保固條文。
讓消費者不需要額外的支出,就可以獲得與新車出廠時相同品質的零配件。

你需要什麼保固?

A方案:你必須證明這是原廠設計上的瑕疵才能獲得保固

1.因內鐵這個部件的瑕疵產生保固?
2.還是因為內鐵材質不符合車主期望所致,造成其他零配件的損壞所產生的保固?

這點你的訴求是什麼?(大概車商一句符合法規就打槍了)

B方案:要求內鐵更換比照與美規撞擊測試相同材質與規格。(但車主可以自費?)
經銷商與台本就有可能會研究看看,有隔壁棚先例可循又不花成本,
反正車主自主付費更換又可以保住形象。(經銷商比較有可能配合)

你要先讓人家瞭解你的訴求,才有辦法團結車主吧?讓車商搞懂你的要求是什麼?才能達成你的要求。不是嗎?

而不是先來抹黑我,我沒那麼偉大。

su1230z123 wrote:
其實本田發表時並不是說鋼材與美規相同吧~他的說法是撞擊測試後的變形度與美規幾乎無差異~.(恕刪)


1.變形度與美規幾乎無差異
2.沒有說鋼材和美規相同
那車體強度有相同嗎?
如車體強度不相同,那變型度怎會又無差異?

這種說法不覺得很弔詭嗎?整個矛盾?越說越亂,消費者整個迷迷糊糊。
別說內鐵了,
之前連Honda國產車沒有ISOFIX都有很多理由可以凹,
結果現在Honda車補齊ISOFIX了,
之前說ISOFIX沒用的人呢?臉有腫了嗎?
等二年後再來看台本車的內鐵有沒有長大吧

二年前文章:
咦 台本只有Odyssey和CRZ這二款有六安+VSA+兒童安全座椅裝置
http://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1&t=4506073&p=1#57131098
冰冰佑佑 wrote:
1.變形度與美規幾乎...(恕刪)


51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