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進口車不好,而是國產車進步很多

lin8810 wrote:
小弟倒是很想進一步瞭解, 有多少國產車, 可以讓消費者 '花錢加足配備' 買到六顆甚至八顆氣囊, 以及 ESP 這類的安全配備? 或者根本是, 在國產車身上連願意花錢也買不到?


若同時有預算考慮買進口車的車主
預算應該不會少於90萬吧
90萬以上的國產車
這就要看施主您對哪款車有興趣啦

況且
也不是每款進口車
安全配備都齊全
氣球都很多顆

但它就是進口車
車價比同級國產車高、
零組件就是比較貴
lin8810 wrote:
那問題又回到原點了....(恕刪)


一直覺得很奇怪的是…
既然同型車在國外有經過撞擊測試,
為何在國內組裝的同型車還得再經過撞擊測試一次來取信民心?
不覺得這樣子有點多餘?
乾脆所有車廠的非原產國的組裝地,均來個撞擊測試好了

一般人對於國產組裝車總是會覺得在台組裝後,
「一定」會「想盡辦法」偷掉焊點,甚至是改變原本車體結構來達到COST DOWN?!
這個流言到現在還是沒有人可以提出證據來證明這個說法
捫心自問吧…買高價進口車的人真的是為了那至尊無上的安全性?
但為了獲得那比國產搖搖車多了那一份CP值爆低的操控性和虛榮的話,這我並不否認


說了那麼多,反正不相信的人就會肯花大筆鈔票去買進口保時捷…
相信的人,寧願把銀子花在有意義的事物上
lin8810 wrote:
那問題又回到原點了...既然一般大眾有這種錯覺, 為什麼車廠就是不能送測並公佈撞擊成績, 以杜絕悠悠之口?


我覺得問題"真的"應該要回到原點,在目前國產車超過85%的占有率情形下,公佈撞擊測試對於銷售的幫助在哪裡?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現在的"進口車"扣掉高級車(BMW、BENZ、AUDI、LEXUS、INFINITI、VOLVO、SAAB...)剩下的"平價"進口車除了VW以外,就掌握在同樣擁有國產車品牌的車廠裡像是MAZDA、TOYOTA,簡單來說,進口車跟國產車的消費者根本不是同一個族群,證實國產車的安全性等於進口車,對於會買進口車的人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最後還不是在討論那台車有6氣囊。

就我知道有送撞擊測試的車,中華就送過GRUNDER、裕隆送過X-TRAIL、國瑞送過YARIS、福特送過ESCAPE、太子送過SWIFT,當中唯一有拿來做廣告的只有SWIFT,GRUNDER還當成ARTC第一撞的測試車,中華都懶得提了,講句難聽的,國產車的安全性只有在網路上大家打打嘴砲而已,進到展示間的客人重視的是能殺多少錢、送多少配備、保險打幾折,車廠真的證明國產車=進口車,對市場佔有率來說,「一點幫助都沒有」。

而且上面也有人提到,為何政府對於國產車輛的安全性沒有特別重視,因為政府太清楚了,國內的車廠只是組裝廠,在車身結構上根本沒有任何修改的權力甚至是能力,所以ARTC的撞擊實驗室很大的功用是在協助車廠去開發汽車零配件,因為國外法規對於汽車零組件的要求跟車身結構幾乎是一樣的,國內很多的零組件工廠如果無法提供相關的撞擊測試文件是無法交貨到國外的各大車廠,要不然就要花大錢把東西送到國外的實驗室去生文件,而ARTC就可以提供相對便宜的價格,讓國內廠商可以得到很多測試數據來改善自身的產品,然後可以出口到各大國家。
看到大家都在說要求國產車廠進行撞擊測試, 假設真的做了, 那分數低的一定賣不好嗎? 分數高的一定大賣嗎?
我看不是吧, 當初多少人信誓旦旦的說只要國產車出六氣囊八氣囊就一定去買, 結果呢? 氣囊多一定貴, 但有多少消費者會認真去數看車上有多少"AirBag"的標誌呢? 最後的觀點都在車頭又改啦, 車尾又變啦, 外型不好看啦......
今天車廠全部送測, 這當然是最好的, 也是我們消費者的知的權利, 但是真的去做了又有多少人會把他列入購車參考項目之一呢? 我看少之又少吧......
ThomasLin wrote:
我覺得問題"真的"應...
就我知道有送撞擊測試的車,中華就送過GRUNDER、裕隆送過X-TRAIL、國瑞送過YARIS、福特送過ESCAPE、太子送過SWIFT,當中唯一有拿來做廣告的只有SWIFT,GRUNDER還當成ARTC第一撞的測試車,中華都懶得提了,講句難聽的,國產車的安全性只有在網路上大家打打嘴砲而已,進到展示間的客人重視的是能殺多少錢、送多少配備、保險打幾折,車廠真的證明國產車=進口車,對市場佔有率來說,「一點幫助都沒有」。
(恕刪)


可是這些撞擊測試都是玩正面撞擊,敢玩側撞嗎?沒側邊氣囊成績會好看,我看是不敢撞吧!

若有成績公佈,網路還有不負責任的媒體再亂報後,至少每一車款一定有多氣囊的選配!

美國政府把行車安全的關心比車廠還認真,這樣才能制定規格!除了ABS,Air bag,以後ESP,胎壓計都會是標準配備,一只命令下來車廠敢省嗎?台灣政府就沒這迫力!美國的醫藥成本世界最高,能減少傷亡人數就能減少整體社會成本,人家是這樣在玩的,台灣人命沒美國人值錢,健保的浪費又只多不少,政府有沒有前瞻的眼光...唉!

多氣囊會增加多少成本?美國每一台車都有車價還不是比台灣便宜?而ABS/Air bag組件都是進口,成本都一樣,人家就是可以做的到!而且以後若每一台車都有,還可以以價制量與供應商談!人家美國的導航與DVD選配才是天價,選多一些配備利潤才會高,台灣反而相反,安全配備列選配要好的利潤,真正好賺的列為標準配備沒賺頭,兩邊的國情不同!

以美國政府的立場,是以總體社會成本為考量,不僅政府單位,保險公司也在研究行車安全與傷亡的關係,這與他們的保險定價有關,待過美國的人都知道保費不便宜,這些單位是以大環境來制定汽車政策,然後要求車廠遵守,車廠的市佔率關他們何事?現在是政府不管事,車廠自然便宜行事,私人公司當然以營利為目標,但是汽車產業被廠商牽著鼻子走畢竟是不對的,大陸也是政府的決策高於廠商的利益,台灣卻反過來,要廠商自律無異請鬼拿藥單!

美國政府的立場是那管你是那邊生產在母國有撞過否,要賣至美國一律要遵守美國的法律再撞一次,我要是沒記錯的話當年法拉利的F40賣到美國時也有送一台去撞,不符合法令的就不准販賣,所以才有所謂的美規歐規的設計,人家美規的保險桿就是比較粗勇!加州還對空污要求特別嚴,國中有州的特別立法,別州可以賣的不表示可以來加州賣!Toyota的車主被Corolla的美規保險桿給寵壞了,Wish因無日規車所以只有日規保險桿,就有車主受不了,但就是沒美規車的設計又何奈?台灣呢?"台規"是代表偷安全配備降低售價在賣,或是"全配"來彰險車主的尊榮,這樣"市佔率"才會高!但政府那管廠商的營利?否則就是圖利特定廠商,制定一規範讓所有國產與進口業者一個平台來競爭才是政府該做的事!

我們何時才有"台規"的汽車規範?機車都有全世界最嚴的排污標準,那台灣的汽車產業呢?現在美規日規歐規車都可以進口來台灣賣,那"台規"的標準在那?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Han-Tung Li wrote:
國產車或日系車保固期...(恕刪)


機率上問題吧
妥善率再好的車子也會有籤王的時候
妥善率較差的車子也有順順開都沒事

我並不是反歐
所以別誤會了
歐洲車有它迷人的地方
妥善率差並不是等於爛車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車子
有也是貴到買不起
今天買了這台車當然就表明能夠包容他的缺點
並不是買了妥善率差的車子就是笨蛋

但是把妥善率不好這個事實牽拖到其他地方就不太合理了
最常聽到的理由是:環保材質,氣候潮濕,被修壞
Han-Tung Li wrote:
BTW我也是留學生,...(恕刪)


很抱歉我沒有統計資料的參考
也沒有數據說明二手車價跟妥善率有無正相關
我收回二手車價跟妥善率有關係這句話

我是在這邊看到的
我也不懂為何日本車二手價比較高...

pest wrote:
很抱歉我沒有統計資料...(恕刪)

我也很難理解一篇文章就可以歸類出這種結論~這是哪種研究方法?
二手車市場的變數太多:車齡、里程數、配備、排氣量等‧
你確定一台2000CC的BMW折舊率會比一台超過4000CC得日系車高?
mikkle wrote:
一直覺得很奇怪的是…...(恕刪)

我也覺得很奇怪既是相同廠牌相型號的車,為什麼國產車廠引用國外同型車撞擊報告當廣告就要挨罰?

側撞沒氣囊?那至少正面撞擊成績也可以用啊?車主小心開,不要被人家撞到側面就好啦!

如果發生事故記得要"正面撞擊"喔~~

你可以覺得買份保障是沒有意義的事,不能說別人的選擇是虛榮,

雙B當然對尊榮感有加分,但是一些中低階歐洲車享有接近的安全成績卻是實實在在的,

大陸車在NCAP或ADAC中撞得悽悽慘慘,但是至少昭告天下,要選這樣的車是你的自由!

國產車給消費者這樣權力了嗎?

再強調"進口車不等於全都安全",但是有公開資訊可詢,我前面也貼過PROTON跟TOYOTA還有FORD小型車

的撞擊成績,PROTON是不合格的‧
pest wrote:
機率上問題吧妥善率再...(恕刪)

如果你對環保議題有些關心,請你去搜尋一下有關汽車環保材質跟非環保材質在製程上以及後續對地球環境

造成衝擊的差異,你會對歐洲車廠的意見開始有所改變,當然如果你是認為地球就該歸現在活著的人主宰,

後代子孫的生活他們自己要想辦法的人,或許很難理解在製程上低排污,汽車零件可分解對車廠在環境議題

上的重要性,反正車子自己在開的時候有擋頭就好,誰管它報廢後是不是五百年都不會分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