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V MK5 RF-design版遲來沒有開發的設計

任任a wrote:
看了你對八代原廠包與(恕刪)


這一代的無限版,比較不太像是原廠設計中心與工程設計師會做出來的款式!
Modulo是相對耐看與符合原廠設計邏輯的。
Modulo前+後保桿更換,原廠價也才13000左右,其實很划算!設計得也很有整體性。









下列的圖,可以看一下CRV 5 Mugen無限版的設計。
車頭的小包圍,是還好,蠻傳統無限設計會出現的左右邊類開孔(實際只是黑色孔塗裝)。

上圖紅線標示,為前下巴與側裙飾板的合車面。
前下巴小包,是比較完整的包圍,紅線合車面,會與前進氣壩黑色防刮料與輪弧左右處黑色防刮料包覆不全,產生露出黑色防刮料的料面,會導致車身會產生較為複雜的造型。
這個以我們在設計與製造上看到的,通常會是因為防刮料面積大,想要節省材積,妥協出來的修飾性飾板裝飾貼片。最大的違和處,便是無法有效包覆防刮料較粗造的改裝感受。
較偏向為了有裝包而裝,較缺乏整體設計與一致姓。
尤其後保桿的款式,只有左右兩個裝飾片,其實會給消費者更無感,甚至反感的感受!
會有那種,為了有而用最省料省成本的貼片來做的感覺。
這其實消費者會感受得到。

但車頭的小包,是這個無限版真正有價值與看頭的門面了,側裙與後下就了甚於無。


而從此圖黃圈特徵線與原車藍圈特徵線對照,可以看出包圍的原始設計,應該是亞太、東南亞地區真空熱吸塑成型件的既有特徵,特徵線條無法像原廠射出件精密,造型線R角會大於3~5R以上,特徵會比較模糊。


側裙的設計,我覺得是比較不符合原廠邏輯的特徵趨勢。

一般來說,原廠設計師,不會同意在側裙,陳佈這麼多綠色趨勢特徵,有點多了!
前輪弧處有單獨一塊小貼片,特徵趨勢外翻,是有些弔詭的一塊塑膠貼片。
底部黃色突出立體面,趨勢往前、後翻的哭臉狀,與原車黑色防刮料與車身鈑金等各部位特徵走勢,皆沒有連攜性,也比較不會是原廠設計師會弄的特徵趨勢走法。



後包圍就左右兩個飾版,簡單帶過。

整體來說,Modulo原廠採用射出規劃來做,整個保桿拆換掉,匹配性是最讚的。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這一代的無限版,比較(恕刪)


太神了,大大提的幾個重點竟然完全點出我心理面的那份怪異感,這次的無限包就是加裝的概念,反之modulo則是替換,無限的前後保桿露出大量的防刮面真的少了整體感,不過品牌價值與價格也很無限,反倒是近年來modulo不論在競賽或市售車的外觀配件上都有與無限一別苗頭的較勁意味
任任a wrote:
太神了,大大提的幾個(恕刪)


不敢當!
只是個人淺見!

原廠出的無限版,通常規劃特仕車或大陸主機廠稱為特裝車,都會與營銷單位訂出一個包圍裝車後,送去ARTC認證的認證獨立車型,會有一個批次量。
無限版,台灣有山寨版射出件,只是貼面很容易脫膠。
黑色的防刮料咬花面+PP原廠射出料本身就比較油面,裝貼時,K-520助黏劑一定要擦,泡棉膠也建議使用RT認證的3M車廠使用級數,可以耐比較久些。
但防刮料垂直壁面本身就不利黏貼泡棉膠的穩定性,加上現在車友常美容,藥水多吃些,在好的泡棉膠都是會裂解,保養要稍微注意美容藥水對貼面的侵蝕性。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不敢當!只是個人淺見(恕刪)


我原本提的 modulo crv5 是指下圖這個 ,

其實他與台版的就只有前保桿差異 , 但整體感還是很俐落簡單




不過不論無限版或 modulo 版 , 我都覺得沒有太大的亮點 ,

相比 RAV4-5代的 TRD 或 modellista 大包 , CRV 這次的外觀件真的有點輸了氣勢 ...
任任a wrote:
我原本提的 modulo...(恕刪)


如果有去看了小改之後的美規CRV 5,您會發現連前後包都沒得選配了,

真的變成是買菜車了
chroming wrote:
如果有去看了小改之後(恕刪)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誒 , 改款後的CRV , 雙M還會再推出新款外觀件嗎?
任任a wrote: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誒 (恕刪)


依2020年式美規,能加的只有尾翼,
很有可能MODULO目前只有開發新的尾翼件(或是把原有尾翼件當作選配)

日規賣得那麼慘的狀況下,無論無限還是MODULO開發氣動力件的誘因應該都降低了吧
chroming wrote:
依2020年式美規,(恕刪)


依照以往的狀況,雙M應該固定會出、無限版近幾年比較不一定會有量產。
阿本那現在的包圍設計開發大本營,大多轉到東南亞做。
不一定會是主機廠自己設計中心所設計開發,很多都採業外配合。
所以設計品,大多比較偏向外廠自己的設計思維。

原廠的設計,可以參考今天我PO的福斯T-Cross分享文。
內容介紹的,便是我們跟車廠搭配下來,車廠會在乎、要求的許多設計細節與原車關聯性的必須元素。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6024044&p=1#76498920

大品牌的包圍,因為亞太地區山寨品氾濫,例如無限的正日規件,現在許多都有延遲推出量產件的狀況。
畢竟正日本進口,隨便一組就是素材6~8萬,弄到好裝上車,動不動就要10幾萬。
山寨件,1~2萬有找,包圍市場已經不容易做。
但廠商如果要跟車廠搭配,產品必須花上幾十幾百萬送檢測,取得認證,一批特仕車如果500台,光測試費用成本攤提就要2000/每組攤提。
加上原廠要求的塗裝又要比AM外廠複雜、須過塗裝檢測+保固售後服務,像無限這組雖然簡單,但塗裝費車廠的成本至少也得要報到5500~6500起跳。

特仕車的原廠線下組立,一般來說免不了也要給組裝單位申請每套5~6000左右的組裝工資。

在將組裝好的特仕車、委由山立拖運拉到各經銷商PDI,PDI整車、美容交車到客人手上。
這都是很高的成本堆疊!
跟車友自己到外店裝淘寶品或其他的AM零售市場件費用差異會很大。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依照以往的狀況,雙M(恕刪)



最喜歡看大大在照片上標註一堆顏色線了

簡單點出一般人看不出來的重點 , 快速進入狀況 ,

CRV5 賞車那篇也看得很過癮 ...
任任a wrote:
最喜歡看大大在照片上(恕刪)


感謝您喜愛這幾篇設計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