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腦中忽然出現一個關於日本車"售價"的問題@@?

首先這是小弟在01所發表的第一篇,所以內文如果有不當的地方還請各位大大不吝告知,
另外小弟也不知該把這篇放在那邊比較好,本來想放在動力七嘴八舌區,可是想想好像也不太恰當
因為小弟比較喜歡honda所以就暫放在這,如果需要移動的話,也請管理的大大幫忙一下了~謝謝


因小弟有一個夢想是去日本留學體驗一下日本的文化風情,所以平常會上網看一些資訊
以小弟的觀念來說,台幣與日幣的幣值應該是1:3.5~4


因之前小弟有在x摩知識看到一位大大說,雖然在日本的消費很高,但是在日本生活時買東西
不應該把東西的售價換成台幣來評斷這東西倒底是貴還是便宜,應該用"除以10"的方式來判斷
小弟覺得說這個理論非常有道理,舉例來說常常看到日本的美食節目中一盤壽司(通常一盤放兩個) 的價格
是大約300日幣,如果換成台幣的話要接近一百元了,但是用除以10的話就是30元了
這樣跟台灣的爭x壽司的價格就一樣了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在日本留學生打工的話,時薪( 日幣)是大約800~1000~1200這三種
而一個月的房租和水電加上三餐飯錢,如果省一點的話可以控制在十萬日元左右
這我也跟留日的skype網友討論過,所以可信度應該很高,跟台灣的消費比較起來也很合理
所以小弟發現用這個理論就可以把很多疑惑都解開了

看到這邊相信很多大大到目前為止好像跟標題沒有很直接的關係喔[無奈]

接下來就是這篇的重點了,最近小弟很看了兩篇分享分別是

燒喔~~正港EVO十代目,日本展示間開箱文(圖多70張)
售價是日幣:3,495,450元


本田迷注意~08年式F I T日本展示間開箱文
售價是日幣:1,319,640元

而且今天才發現po這兩篇是同一個人,日本香腸 大大
,非常羨慕這位大大[歡呼]


特別是在"正港EVO十代目"這篇裡,
有個大大回應說:而且售價不到台幣 1000 張小朋友耶,日本人真幸福啊
我當時看了這句話,也是有同樣的感覺,更有種如果我也是日本人的話那有多好,
我的夢想就不是出國讀書了,也不會這麼難實現[好窮]
(如果這句話,會讓某些大大有不好的政治聯想的話,小弟會盡快改掉這句話)

最後我的問題就是,日本人在買車的時候,所花費的錢會應該比台灣人買車花的錢更便宜吧
以EVO十代目換算不用一百萬台幣來說,大部份的台灣人應該覺得還可以接受
那Civic Type R 稅後售價283.5萬日圓 對我們(或日本人)來說不就是......超便宜又大碗了嗎[很樂]
另外 R18A1 真是讓我對日本人(本田技師)的精神更佩服了

但是這只是小弟的"我認為",事實上也要考慮到日本的停車費呀油價呀之類的等等
如果就單純以買車來說的話,在日本是不是非常的便宜呢?[惡魔]
請各位大大能不吝提出看法或是小弟的觀念有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謝謝


以上.....

是不是這樣說, 日本國產車都有受到政府的保護
保護國產車工業, 稅金減免等優惠, 讓日本人愛用國貨,
因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衝擊, 日本車業也遭受進口車進攻行之有年
但是為什麼大家還是愛用國貨呢? 除了以上的配套措施外
是不是日本政府有補助更換舊車年限的恩惠呢?
且日本國產車有的是多選配配備, 基本車價可以另外加購配備
台灣除了一堆保護國產工業的高稅付外(以加入WTO逐年調降)
再加上不能加選的"全配", 這樣稅金+奇怪全配=高車價
以上只是我的想法而已!
呵呵...日本的油品相對價格也很高<日本好像有 101汽油 ~~不太確定~~>
但若是論車價的話,日本國產車是很便宜沒錯但進口車款三星.藍白.....等就貴囉

台灣不論何種車都貴,應該是因為中華民國萬萬"稅"吧...
真想來一台 部長口中的 3000cc 小車
台灣沒有自己的汽車工業
而且,台灣比日本小..
生活水平比日本低
因此,車貴很正常..

在美國Mitsubishi Evo也是3萬多美金
雙B入門款也是3萬多美金

日本是除10就類似台灣的消費
在美國就是乘以10,也就是類似台灣的消費

不過羡慕歸羡慕
現實就是,台灣並不是世界強國
消費水平跟那些國家不一樣..

不過,我們台灣還是算幸福的
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
這些地方買車,才比我們誇張
如馬來西亞, 馬幣1:台幣10,
那邊買車是一台Honda Civic要110萬台幣
所以...該開心了啦
記得新加坡BMW-320i.......好像要台幣250萬吧

真是瘋狂
日本買車不貴,不過養車貴.....

一部180萬日幣的車
使用九年的話
要繳大概123萬日幣的"稅"
(汽車稅,重量稅,取得稅,地方道路稅,石油燃汽稅,揮發油稅....)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日本的車是不貴
但是沒有停車位證明
(不管是買的或是租的...但要固定地方)
是不能買"白牌"的一般自用車的
黃牌--排氣量小於660cc的輕型汽車則不在此限

如果台灣也採取這種措施的話
路上的車會不會少掉一半啊??
台灣很多人很喜歡拿歐、美、日這些先進國家的車價來跟台灣比,然後再用國民所得來佐證台灣的車子貴到不像話,可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比較是有很大的問題。

車子在這些先進國家裡,被視為"交通工具"的成分比起"身分象徵"要來得高,舉樓主提的日本,EVO10也好、Fit也好,從台灣的眼光來看都是便宜到一個不行,可是真正在日本賣得最好的是所謂的"輕型車",大概佔了整個日本市場的40%左右。而北美的話,車子可以視為"腳"的延伸,除了少數大城市以外,沒有車子代步的話,連門都無法出。而歐洲很多地區冬天冷到一個不行,沒有車子怎麼出門?

可是看看台灣,一台50 c.c.的機車就可以在24小時以內繞完台灣一圈,要說汽車是民生必需品,實在很難相信,而且一年365天,除了颱風來不能騎車以外,很少說因為天候還是道路狀況而無法使用機車,所以機車在台灣佔有率會如此之高,跟我們的先天環境有絕對關係。而且在台灣,保守估計,1800 c.c.以上的車子大約佔了台灣市場的30%以上,而且SUV的佔有率更是超高,全世界除了北美以外,就台灣的SUV算賣得最好了,以台灣的道路狀況跟日本相比,有什麼道理日本人都在買1000 c.c.以下的車,可是我們都在買1800 c.c的?

不是車廠不賣這些車,而是台灣的市場取向還是把車輛當成是一種"高"所得的象徵,今天假如有公車坐、機車20分以內可以騎到,有多少人願意花一筆錢來買汽車?假設今天政府忽然把貨物稅取消好了,所有車子都照著今天的定價打8折賣,頂多就是原來買YARIS的人去買ALTIS、買ALTIS的人去買GOLF,可是原本騎機車的人會因為一台40萬的March變成30萬然後跑去買嗎?以台灣的道路狀況跟使用方式來看,一個家庭頂多一台車就已經很夠用了,把車價降低,對於整個汽車市場的需求面來說,很難有大幅度的增加,看看這幾年的汽車市場就好了,最多最多的時候也不過60萬台的市場,而且當時貨物稅又高、車型又少,可是現在稅降低了,車型變多了,配備變好了,汽車市場也不過50萬台大家都高興的不得了。

所以光用車價還有國民所得來看汽車這件東西是很不客觀的,應該要加上這樣東西在當地所扮演的角色,綜合來看,會比較合適,不然像新加坡,車價大概是我們的兩倍以上,國民所得也沒有我們的兩倍,那不就更慘了。
字很多

老問題: 既然吃素就可以活, 為什麼還要吃肉?

ans: 因為要爽


不就這麼簡單嘛

都會區通勤開車? 騎機車?.......騎腳踏車就可以了啊, 還騎什麼機車? 開車?

ans: 因為要爽


喜歡唱高調, 請改騎腳踏車通勤 ( 全家出遊請買協力車)

完全環保 + 健身


以上做得到再來說吧
ThomasLin wrote:
所以光用車價還有國民所得來看汽車這件東西是很不客觀的,應該要加上這樣東西在當地所扮演的角色,綜合來看,會比較合適,不然像新加坡,車價大概是我們的兩倍以上,國民所得也沒有我們的兩倍,那不就更慘了。

推!
真想亮燈給個滿分(如果小弟可以給分的話)~
湯瑪斯大大提到了個來Mobile01逛的人都會關注的重點:C/P值
日常生活絕對不是只用爽不爽就可以做決定的,
不然全世界超跑的銷量絕對是目前的百倍千倍以上(如果開超跑是一件很爽的事的話)。
假設有十萬人的條件(例如大部分用途都是中短程通勤)相當、可負擔的起(負擔=買+養)中型國產汽車,
也就是說這些人也可以負擔小綿羊、腳踏車、搭公車、甚至走路...的成本,
那...這十萬人會「全部」跑去買汽車嗎?
絕對不會~
明明他們全部都負擔的起、開車通勤也應該比騎車通勤/搭車通勤/走路通勤還要爽,
為什麼這十萬人中...還是有人還是要選擇騎機車、騎腳踏車、搭公車、走路?
而且個人認為其中應該會以騎機車的人為大宗,
因為C/P值(capability / price)。

125cc的機車一台頂多五六萬、比幾千元的腳踏車或免費的走路要貴一點點而已,
但是你感受到的差異(便利性、舒適性...)會遠大於你付出成本的差異;
而中型國產汽車一台五六十萬...對大部分人來說已經遠高於125cc機車的成本,
除非颱風天、超級寒流...等極為少數的特殊日子之外,
平時的中短程通勤...會因開車、騎車所造成的感受差異應該不會大到那個地步,
(如果「開車上班」與「騎車上班」兩個讓我選,我大概會選擇「不要去上班」...-_-")
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C與P相除之下...就知道選哪個比較划算了。
這只是我個人偏頗、狹隘、淺顯、渺小微不足道的一點意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