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是個完全沒有汽修基礎的人,因為買了新喜美,所以才會比較自主的學習汽修知識
而這之中,有一點我覺得最奇怪
就是防傾桿的特性
網路上,幾乎每篇改裝車輛的文章,都說防傾桿能增加輪胎循跡性,我雖然不是讀汽修的,但本人畢生曾經花了快十年的時間,在研讀物理學,古典力學對我們這些花那麼久時間去讀的人而言,是基本中的基本
由於車子是自己的,所以會格外花心思在上面,關於防傾桿的問題,我想了蠻久,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
「網路上一堆汽車知識真的是斷章取義」
為了講解,我舉一個實例,請各位設想一輛正在向左轉的車,而再假設你站在車尾,看這輛車的傾斜
為了更細部講解,我把懸吊系統以上的車身,叫做a車身
再把懸吊系統以下的部位,叫做b車身
而很顯然的,a車身主要就是除了輪胎的車體,而b車身主要就是四顆輪胎
當這輛車在向左轉時,整台車受到慣性的影響,會受到一個向右的離心力,而此時,和車子的離心力達到合力平衡的,就是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提供車子一個向左的作用力,此兩力達成平衡,但因為車子的質心,不在輪胎和地面的受力面上,故對於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點而言(主要是右側的輪胎),車子會因離心力(慣性),受到一順時針的力矩,因此車子會向右歪,但此時,車子的質心因為受到重力,所以對於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點而言(主要是右側輪胎),形成一逆時針力矩
以上達到合力為零,合力矩亦為零
接下來,談防傾桿的作用,防傾桿的作用,就是使得
「左側的a車身往下拉,而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右側的b車身往上抬」
翻譯成白話的意思就是,把左側的車殼往下拉,把右側的輪胎往上抬
使得a車身不要那麼傾斜,人在車殼裡不會受到太多向右的作用力
現在問題就在這裡,很多很多的人,看到「把右側的輪胎往上抬」就自然而然想成右側的輪胎和地面接觸力減低,而因為車身重量是固定的,所以左側的輪胎和地面接觸力一定增加
這表示減少了外側胎和地面的作用力,增加了內側胎和地面的作用力,因此增強了內側輪的循跡性
我可以很膽敢向各位保證,這絕對絕對理解錯誤
我雖然完全沒有汽修相關知識,但我讀力學讀了那麼久,這絕對是100%錯誤
「當左側車身往下拉,而右側輪胎往上抬」這個「成對」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發生時,
「它是個內力」,右側輪胎往上抬這句話,「僅只限於對於左側車身而言,右側輪胎受到一向上的作用力」
「但是這個力,和右側輪胎與地面的接觸力,完完全全是兩個不同的作用力」
試想一下,你的雙腳各站在一個磅秤上,當你用手死命壓右腳掌時,請問右腳的磅秤有因而改變讀數嗎?
並沒有吧,會改變讀數僅只因為你改變身體的重心
右側輪胎和左側車身的作用力,對於汽車而言是內力
右側輪胎和地面的接觸力,對於汽車而言,是外力
接著,試想你站在車子的後方,一個有裝防傾桿,一個沒裝
沒裝的那台,a車身往右傾斜的程度很大,
而有裝的那台,a車身往右傾斜的程度很小
因為兩車受到的外來作用力均為相同
有裝防傾的那台,他的a車身必定受到一個逆時針的力矩,所以才會較為水平
這表示他一定也受到一個順時針的力矩,因為這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力矩與反作用力矩)
而能提供這個順時針力矩的,必為b車身,亦即四顆輪胎
四顆輪胎受到順時針力矩,則內側輪的受力會更小
因此為破壞循跡性,而不是增加循跡性!!!
我發現,很多網站都寫防傾桿是增加循跡性,經過我理解
,應該是這樣的,
假設兩台車,一台裝有較硬的避震器,另一台裝有較軟的避震和防傾桿,
當兩車在在彎道,有相同的車殼傾斜程度時,較軟而有防傾桿的避震器那台,在平地上,有較好的循跡性,因為它不會像另外一台,遇到坑洞就亂跳
原來真正的意思應該是這樣,結果不知道哪些後來的人,斷章取義,說裝了防傾桿,能有較好的循跡性,很多人根本沒有理解清楚真正的原理,就東抄來西抄去,特別是很多改裝廠店家要推銷防傾桿,亂寫也沒人知道,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所以錯誤滿天
希望給想加裝防傾桿的人一個參考
你的這句話是重點..您可能對防頃桿的作動方式誤解了....
當你的雙腳各站在一個磅秤上,當你的右側腳稍微抬起,左側重量勢必增加。
所以當左側重量增加到一定後,因為離心力勢必讓輪胎會超過摩擦力而產生打滑。
而打滑產生的時候右側輪又因為側頃浮起而讓輪胎喪失抓地力。所以就會發生打滑。
相對的,當側頃發生時.如果輪胎抓地力大於離心力,側頃的離心力大於車身重心的時候
就會在過彎時直接側翻發生翻車..防頃桿的作用是在同時下壓車身及同時抬起車身,而不是壓這邊抬那邊.
所以防頃桿會是注音符號第3個(該死的01不能打注音文)字型而不是像蹺蹺板一樣是一字型.......
keyesleo wrote:
我本人是個完全沒有...(恕刪)
那個roll,就是body-roll.
body-roll的造成,是因為懸吊系統是可動的,由避震器吸收任何進入車體的力,由連桿調節輪胎接地面
轉向時車身重心會對外側輪產生力矩,防傾桿可以把這個力矩傳遞到內側輪
對內側輪來說這一個防傾桿傳遞來的力矩是跟因轉向而上抬的力矩相反的
沒錯,對整個系統來講這些都是內力,
但是對左邊跟右邊的避震器,是外力
有這一根桿子的存在,最大的假值就是舒緩外側避震行程
為什麼?
因為這一根防傾桿把內側輪的避震器行程拿來補了。
所以它也叫平衡桿
我猜發這文的這位大大非常認真,喜歡研究事物背後的原理,
使用高中物理侃侃而談,
有"合力為零"的結論,卻不知道誰跟誰合力為零。
令人有一種,大概都考的不太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