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手握原廠配額數量的高層或營業主管不願將配額數量公開給基層業代時~這家經銷商已經不可靠了~因為太容易操作挑單行為了!!
好產品且讓客戶清楚要等多久?(不是大改幾月 那種模糊答案,是哪一週可以交車) 推動讓消費者能更透明 更迅速的取得產品訊息 包含未來是否有召回 瑕疵...等 , 都要是以消費者角度出發. 業代幫公司說話 無可厚非,因為 薪水是公司發的. 消費者本來就該更近一步去提出需求 不然 怎模消費者權益提升?
大家是不是對台本 排交期的方式很有疑惑?到底有沒有黑箱插隊?到底是幾月的第幾周都回答不出來,車子產能一天幾台,今天收幾張單,按產能規劃隔天就可以回客人了,有什麼好神秘的等數個月都沒答案,我們要的是那個月的那一周。不是精準到那一天。。。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讓台本有效率些! 曾發起過CRV5代的團購。在那張單之後 我們團員去談都是空車折3萬起跳。。不要忽略 網路的力量! 各種團友也歡迎集思廣益!
ubf375 wrote:
你簽單時壓個日期不...(恕刪)
7/6簽訂單s版黑色說預估3個月,業務也說應該不會那麼久所以訂單上面也沒特別註明交車日期,8月中想說過一個月了問問有沒有確切交車日期,結果說要延11月而且11月還不一定能交,還好訂車時有說了太接近年底車我就不要了,又過一個月9月中時再問業務情況,說目前排第3順位(訂車時說排第5),依照這種交車速度10月一定不可能了所以向業務提出退訂或延至明年1月交正2018,沒想到業務竟然說延後的話也不一定1月能交,這讓我只能選退訂了因個人有舊換新半年期限制2月中到期問題,不過當初簽訂單時雖沒簽定日期但業務一直說退訂對他業績影響很大所以雖然已知10月交車無望個人還是守信等3個月到10月,目前還沒退訂我想這樣對業務應該也是仁至義盡了吧
一個工廠的產能有限,所以都會有排程,這個月CRV要做多少台,可以做多少台是定數,訂單多也只能多塞多少台。
所以,產出的貨如何分,這是個學問了
一般來說,用訂單的先後序來排單
正常的單來說,今天收單時,就可以看到你的車色已經排到什麼時候去了,所以在何時會生產是已經定案了。
接下來,如果有擴產,加班、有人取消訂單,那就會往前移動。
那各營業所,也會有先定車來賣的狀況,這部份的單數量大,如何調配是重點,不見得這月定了20台,20台都可以賣出,可不可以移給其它的營業所呢,大部份的營業所這麼好賣的車,怎能放手。萬一放了明天沒有得賣如何。這部份都考驗台本
如何透明庫存的車況,大家都可以看到生產的數量及排程,那訂單後知道何事可以交車,是很基本的工作。
但是也聽到朋友7月在另一家經銷商訂車時,業代說問過經理可以插單到9月交車,我就覺得業代這種說法有點要騙訂單,不老實,如果可以安排你插別人的單,當然也可以安排別人插你的單,一切說法只是要你趕緊下訂。
經銷商大小跟每月配車數量應該有關,所以在不同經銷商訂車,可能導致訂車在前確交車在後的情形,這應該是沒辦法避免的。
我原本訂的是CX5,後來退訂了改買CRV5 ,馬自達的業代説的很清楚,不可能有差單,或轉單的情形,就是為了讓排隊等車者一律公平,這樣先說清楚,大家也比較沒爭議。
CX5 在日本生產,收單後,如果馬自達的台灣庫存沒有了,那只能等下一批到港,如果下一批也滿了就一直排到工廠排程的尾巴去,除非馬自達工廠加線加班生產,或是有人取消單,才可以有提前。
我定德產的車,也是下單後在Key 入系統後就可以知道預計在第幾週生產,加上船期,就大概知道何時可以交車。
那過了二三週後業務提供訊息,提前二週生產,如果改單,那就又重新到尾巴去排隊了。
台灣生產,就彈性多了,大咖是不是可以要求現在馬上給我十台?
大陸有個好玩的做法,安份的排隊到不知人事,完全不知道何時可以交車,
但是,如果你加價二萬RMB(約十萬NT$) ,那可以二三天內就交車。有錢好辦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