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汽油版正式售價只降了兩萬雖然感覺有點少,但台本的目標感覺是主攻油電款?就連訂單也集中在油電款,可能本田Sport Hybrid技術真的很吸引人

2022 CAFE的運作機制好像是車商多賣一台更省油的車款,無論是油電、插電式油電甚至是純電,透過所謂「加權平均能效倍率」就可以讓整體品牌的平均油耗符合標準,甚至高於標準(更節能),車商也不用怕賣太多油耗表現不是那麼好的車款而拉低平均成績。
也有人說本田的定價向來就比對手高,銷量都是靠銷售端的優惠幅度來讓消費者下單購買。74.9萬相比上一代頂規車型漲了五萬,看似非常超值,但消費者也必需思考以上一代的配備來看,69.9萬的售價是否合理??
我原本還想說台本會不會在發表會給大家一個Surprise,突然發表一個入門Basic款壓低入手價

1. Honda Sensing
2. 電子手煞車+Auto Hold
3. 8吋原廠車機
4. 6氣囊
5. 4眼停車雷達
6. 後視鏡電折
7. 多功能方向盤
剩下就是要看其他配備怎麼縮減才是壓低售價的關鍵。我覺得以下這幾項配備是可以刪減的。
1. LED頭燈降為鹵素頭燈,若鹵素頭燈沒有日行燈的配置,就要在原霧燈位置加裝LED日行燈(跟Sienta一樣)

2. 鋁圈降為15吋
3. 座椅改成全織布
4. 恆溫空調降為電子空調(仍有精緻旋鈕與刻度顯示)

5. 前座USB從兩個降為一個(保留車機連結)
6. LED光條尾燈降為日規汽油款式版本,僅有外側光條會亮。
這些減少的配備算下來+台灣本田一貫的定價策略,價格大概能落在67.9(舊換新62.9);而且車輛整體配備也算是符合本田對這輛車的"精緻化"要求,而不是像對岸廣本FIT,一昧的壓低入門價搞得不三不四,完全脫離4代Fit的初衷。
以下是一些個人心得

嘉偉的影片中看到這個橋段真的忍不住笑出來


不過在嘉偉的影片中除了暗示一些Honda Sensing功能的解鎖外,也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台灣本田販售的車輛太少了
台灣本田目前只有販售4款車,到了明年第一季之後只會剩三款車,因為日規Odyssey年底停產,只能供應到明年Q1,台本也不大可能跟對岸廣汽本田進口零件CKD組裝來延續這款車的銷售(對岸二次小改的外觀跟日規一樣)。
車媒每次問台灣本田會不會引進XXX
台灣本田大概的回覆都是:有機會 有機會 非常有機會~
但是台灣消費者心理都覺得:他國事務 他國事務 他國事務.......
等過了一段時間沒看到新車引入,車媒大概會問:上次不是說那個Type.....
我猜台灣本田的回覆是:因為我們的社長又換人了~策略改變
有點搞不懂本田本部的人事安排,一個新任社長還沒熟悉這個市場就因為短期銷量不好就調走......而不是想想當前銷量差的原因是什麼.....
總之還是加油吧!就看台灣本田說"非常有機會"的11代Civic是否會引進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