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crv每萬公里保養一次,共保養了五次
每次接待員規劃保養費跟項目
第二次之後總金額都是六千以上(甚至八千)
然後 仔細問了每樣項目 必要性、功能、沒換的後果、是否符合我車況必要的、有跟之前保養的項目比對過重複
結果都一半以上非必要,接待也解釋的很無奈(甚至無法解釋)
然後我也分不清楚哪些是必要或優先的項目了,仔細上官網看保養項目也不多
感想就是接待員根本沒評估車況跟過往保養情形,直接拿出保養廠要的清單開始推銷…..有多少是多少,也造成資源浪費
雖然大家都想賺錢,但是若能提供一個準確服務,乘客開的安全舒適大家都願意花吧,不是想辦法讓消費者當冤大頭吧…也影響消費者對於車廠觀感吧…(雖然各保養廠應該都類似行為)
過年送的紅包口罩滿好戴的…要鼓勵
aerlice0122 wrote:
買了crv每萬公里保(恕刪)
85~百多萬的國產車,進廠保養,單數萬定保通常4500~5500 / 雙位數定保6800~8800都很常見。
車主手冊內,都有載明每次定保的保養內容。
油、水是每次定保都要詳細查檢與確認是否更換的主餐。
渦輪車,就得注意機油、汽柴油濾心的定保更換品質、岐閥清潔。
引擎室吸入空氣的集氣箱中空氣芯是否需更換,就定保時拆卸下來看濾網的狀態,很髒就肯定要換,如果沒甚麼開、或環境乾淨,濾心沒甚麼粉塵,就用空氣槍清一清即可。
至於冷氣濾芯、是否每一萬定保更換,也是得拆卸查檢是否髒汙,在確認更換。
通常比較非必要而工單容易看到的,就是700~800的油精、280~380的煞車清潔劑。
洗大一點,就是變速箱油原廠規範是8萬定保更換,保養廠4萬就拉工單建議更換。
或2萬公里定保,就建議做除炭療程吐個4000~5000。
一般除炭作業,都是車輛累積6~8萬公里之後進行一次大保養進行。
或冷氣系統,蒸發器,才2萬公里就拉單建議拆洗,搞一攤4000~5000。
油、水、排廢系統、冷氣這些,都有大項可以拉單洗大一點的,就自己需做點功課,先看過自車的操駕手冊定保建議品項,依照原廠規範做就可以了。
雙萬進場定保6800~8800都是常見的價格帶,比較多的,就是6~8萬追加變速箱更換油品、除炭流程、冷氣清潔流程會花比較多。
胎品就另外的,外場找底盤定位設備好的,例如義大利紅外線定位機、或百世霸定位機,18"胎圈拆換+四輪精緻定位,一輪花個2.5~3h進行,含定位路測,才叫定位。
進場15~40分就好了,那定位都是虛的,尤其原廠都只做拆胎機,頂多做到換胎+平衡貼片做完,定位設備全都沒有,都是拉車到外面配合的底盤店定位,很多品牌保養廠,拉出去,車子只是擺著也沒定位,不然就是被底盤店開去逛大街,也沒幹事。
20~30分鐘就把車開回保養廠說定好了,這種的一堆。
養車,自己還是得做點功課,只當代步車,不想在車子上浪費心思,台灣大概還是只有Toyota車開開,也花不了甚麼錢相對好入手,就不適合去買福特、歐系車去搞自己。
本田車CRV已經算很好養嚕,如果是養KUGA~累積到7萬定保,大概會多快8000~12000的累積成本。

aerlice0122 wrote:
買了crv每萬公里保(恕刪)
車友如仍覺得原廠操作手冊的品項保養下來成本高,多數車友就是自備機油了。
價差大約-2000的油品支出。
但保固內,個人較不建議一般車主自備油品,因為自備菜料請餐廳代工,吃出問題,不會有餐廳幫您買單。
雖然消基會規定可以,車廠也不敢拒絕車主自備油品。
但車主必須明白,沒事都沒事,有事,車廠的法務都等著上戰場,法院走到你不想走,打贏了~算你的。
這就是現實。
如果您是去大賣場或網路買油品,要打贏車廠這種官司,只有一個字-難!
要自備機油,建議也要跟油品台灣的總代理購買,並保留下完整的保養更換紀錄與油品購買發票。
只有油品台灣總代理售出的油,油商才會在你需要時,提出油品的認證資料供你打官司。
大賣場跟網路,就別想了,得自己湖牛屎。一切,都是等價交換。

大多數會自備機油的車友,都沒在做資料保存、都為了更省錢,油品上網與大賣場買,也從不跟台灣油商總代理買的。
出包了,許多上網刨車廠怎麼沒幫車主做檢測與舉證。
自我本位的思維邏輯很多。
哪個車廠,會自己舉手,幫不跟自己消費的客人,花幾十萬河蟹出包車主的愛車,提取油料去送驗來打自己,還要負責幫忙復原愛車,這種豬頭三的想法,實在令人莞爾,而且還很多。
永遠都是別人欠自己的心態,怎麼養大的都實在很奇耙了。

不是一昧的省錢便是省,要很清楚知道,甚麼該省,甚麼不該省。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