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代Honda CR-V自從於海外發表,一直到台灣市場展開預售、公布售價到開始進行試駕活動,在這個過程之間一直保持著極高的討論熱度;當然對於台灣本田來說,一輛每個月銷售量都能穩定輸出破千的產品,也會是品牌本身寄予厚望(或是其它品牌視為眼中釘)的角色擔當;所以當我在試駕這輛全新大改款CR-V的同時,當然也見到許多網友對於本車各種不同的檢視角度,但我相信大部分都是抱持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即使像我自己本身也曾經買過幾輛Honda新車,也不敢說自己是本田粉絲,不過每當見到上市後即會熱賣的CR-V,還是不免以更高的標準來檢視本車。
很巧的是台灣本田成立的時間正好與我進入汽車媒體業界的時間相同,所以當台灣本田推出第一輛國產車第二代CR-V的時候,我也參加了這場活動,還記得當時的心情,覺得CR-V是一輛實用性很豐富、駕馭感又很討喜的一輛都會型SUV,當然許多消費者也有類似的感受,因此二代CR-V上市之後便奠定CR-V車系成為台灣本田「神主牌」的基礎;而之後推出的第三代、第四代CR-V同樣受到市場歡迎,接著在2017年所推出的第五代CR-V,不僅動力系統走入小排氣量渦輪增壓的設定,並加入Honda SENSING駕駛輔助系統,可說是歷代CR-V車系中最顯得以見的重大變革。

這次推出的第六代CR-V,許多台灣的車迷都在期待是否會有更有感的進化幅度,例如油電動力選項、四輪驅動、七人座等,但以上的「願望」統統沒有實現,而是繼續採用1.5升渦輪增壓引擎搭配CVT變速箱擔任動力系統、同樣的前輪驅動、一樣沒有完整的Level 2駕駛輔助系統等;所以,消費者就會問:那到底第六代CR-V還有哪些賣點呢?這次的試駕報導,就是來介紹第六代CR-V有哪些在規格配備清單中見不到的進化內容,以及還有哪些是我認為應該要列入配備清單中的遺珠。
關於第六代Honda CR-V的外觀與內裝細節,我已在上一篇開箱文章中詳細介紹過,所以本篇就不贅述了,各位網友可以先移駕至:第六代 Honda CR-V 國內首試;初步開箱介紹與加速實測
第六代Honda CR-V的進化處與優勢
1、Honda CONNECT首度導入,行動電話在手用車體驗更智慧
這次第六代CR-V導入了名為Honda CONNECT的智慧聯網系統,車型編成中搭載9吋中控螢幕主機的等級(S、Prestige)就具備此功能;簡單來說,就是車輛搭載了TCU車載資料通訊控制單元,透過網路連線(包括行動通訊、無線網路)連結Honda全球車載資料通訊中心與RTS區域車載資料通訊伺服器,而車主只要使用自己的行動電話並下載Honda CONNECT,便可遠端控制或監測車輛各項功能;這樣的功能雖然已在部分進口品牌已經運行一陣子,例如Tesla、BMW、M.Benz等,但國產車型倒是首度見到,這也是我認為是第六代CR-V較有感的進化項目。
Honda CONNECT服務基本上是需要資費的,不過目前購買第六代CR-V(S、Prestige等級)可享前三年免資費,而未來要如何收費,台灣本田目前仍在研議中尚待公佈;此外,先前我們所試駕的Civic e:HEV其實也支援Honda CONNECT功能,台灣本田表示Civic的部分會在之後陸續開放。

我列舉幾項我認為車主會經常用到的功能;首先是遠端車輛操作,包括引擎發動與關閉、冷氣操作、門鎖、燈光等功能;我先前試駕Tesla時就很常使用遠端控制車內空調系統的功能,畢竟台灣氣候經常炎熱無比,上車前五分鐘先把空調開啟,進入車內立即享受涼爽舒適,相信你的乘客都會讚嘆無比;而遠端開啟車門的部分,例如像我這樣經常在國外奔波,但如果家人想到有東西放在我車上忘記拿,這時就可以遠端解鎖車門拿取物品,其實還有很多生活應用實例可以分享,這點也歡迎網友們一同分享還有哪些創意功能。
會有人問要是不小心按到遠端開啟引擎而忘記關閉怎麼辦?其實此功能有保護機制,遠端開啟後預設10分鐘後會自動關閉,所以就不用有這樣的顧慮。

另外就是車輛各項功能的資訊與紀錄,包括每天的行駛里程、速度、時間等,或是車輛的進廠保養時程,都是相當實用的功能。

接著是地理圍籬功能,車主可以在所在地設定圍籬範圍,當車輛離開或返回此範圍時就會收到通知;舉例來說你的車輛借給家人使用,而在家人返家大約5公里的範圍,你就能開始準備晚餐;或是車輛是公司公務車使用,使用圍籬功能也可監控車輛的進出情況。

尋找愛車功能相信對於許多記性不怎麼好的車主來說相當便利,像我偶爾也會忘記車子停哪裡,使用此功能就可定位車輛,並可直接進入Google Maps導航至車輛所在位置。
2、空間表現同樣突出、超大的車門開啟角度

空間表現部分一向是CR-V的拿手項目,其中車門開啟角度更是同級車之最,例如照片中可以看到後車門幾乎是90度狀態,乘客上下車或是拿取物品都很便利。

第六代CR-V加入了後座前後滑移功能,移動範圍達到19公分,如果後座乘客沒這麼高壯、行李廂又有更多的載物需求,此時就能藉由後座椅滑移功能來調配空間使用。

另外就是後座椅背的傾斜調整角度更大,透過座椅旁的拉桿便可調整椅背傾斜角度,調整範圍達到32度,可以讓坐姿更直挺或更傾斜,後座乘客的坐姿設定更自由;會有人問後面的客貨車防撞桿是否會影響頭部?我們實驗了好幾次後身高180公分以下都不是問題。

行李廂空間相當充足,掀開底板後下方還有不小的置物空間,而將後座椅背傾倒後,與行李廂底板相連略有小斜坡但並非明顯的落差,所以如果有車宿需求的車主,帶張充氣床墊就可以解決了。
空間表現仍是第六代CR-V的優勢,尤其同樣以客貨車認證的車款來說,目前也只有CR-V具備完整的後座調整與行李廂功能,使用起來並沒有特別的限制。
3、實用功能的進化,小地方卻有感

內裝鋪陳的設計在上一篇已有介紹過,所以這次就不再重複;而一些小地方的優化我認為可以介紹一下,包括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功能、啟動ACC功能的控制方式更簡化且直覺、空調出風口的設計使得出風量更均勻,冷房效果也相當棒。

車上可見到一組USB、三組Type-C、一組無線充電,充電功率都比以往增加,USB為2.5A、Type-C為3A,插孔周圍還有發光設計。

倒車顯影功能的鏡頭解析度不錯,且畫面變形量不大,能減少誤判或視線錯亂的情形。

車頂上方的眼鏡盒同時也具有後座照後鏡的功能,如果有載小朋友需求,這樣的功能就十分貼心。

上一代CR-V的後座安全帶缺少預縮功能,因此在TNCAP測試時在此項目扣了不少分數,最終只能以三星評價作收;如今在第六代CR-V配備前後四座自動預縮安全帶以及後座安全帶肩部高度調整器,同時具有全員安全帶未繫提醒功能,此舉也是希望日後再度進行TNCAP測試時能夠挽回分數。
4、NVH表現出色、車艙隔音明顯進步

這次第六代CR-V針對車輛NVH表現部分做了不少努力,包括避震系統的優化、車體剛性的提升、減少動力系統噪音與路面噪音等部分;其實上路行駛後一陣子,就可以發現隔音表現進步許多,其中也包括第六代CR-V升級了主動式噪音抑制系統,以三組麥克風加上一組主動噪音抑制ANC喇叭,便可消除部分固定頻率的音波;而在行路質感部分,也能明顯感覺到避震器的作動回饋十分細膩,對於路面坑洞的處理也很好,當然對於乘坐舒適性也有實質的提升效果。
第六代Honda CR-V的還有進步空間的部分
1、駕駛輔助系統仍不夠完整
第六代CR-V針對Honda SENSING系統的升級,主要是毫米波雷達視野角度提升至120度、前攝影鏡頭視野角度提升至90度,藉此改善前方人與車的偵測能力;不過在功能部分,LKAS車道維持系統仍須在時速72km/h以上才能啟動,也就是說在行駛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時才有機會使用完整的Level 2駕駛輔助功能,若遇到塞車狀況時駕駛人還是要自行控制。
2、加速表現不如預期

第六代CR-V的動力系統仍維持與上一代相同的1.5升渦輪增壓引擎與CVT變速箱的配置,原廠針對動力輸出峰值、變速箱運作等進行調校與優化,包括減少鋼帶噪音、優化扭力控制等,其用意主要還是符合愈來愈嚴格的油耗規範,因此在動力系統本體架構沒有大幅度的變化下,我們進行0~100km/h加速實測就可以發現,測得成績並沒有亮眼表現,實際上路行駛也能發現油門反應與加速表現屬於平順柔和的感受,起步衝刺趕不明顯,大概要等到速度提升後才會覺得加速反應較為暢快。

整體來說,第六代CR-V的進化幅度不屬巨大,並沒有當初從第四代進入第五代那種跳躍感,但其實回想一下,過去做過多次集體評比,即使是車型世代已經推出一陣子的第五代CR-V,在同級車中還是保有不俗的產品競爭力,而本回第六代車型則是針對行路質感、隔音表現以及科技與實用功能等進行補強,加上原本就很突出的空間表現,這也可以說明為何第六代CR-V還是一輛受到各方期待與矚目的車款。
當然,各位網友也會想了解第六代CR-V與現今幾款主流中型SUV在同場較量的情況下,是否仍具備出色的戰力?我們之後同樣會進行集體評比單元,各位網友也別錯過了!
Honda CR-V 第六代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渦輪增壓排氣量:1498c.c.
引擎最大馬力:193ps/6000rpm
引擎最大扭力:24.8kgm/1800~50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CVT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60R18
車身尺寸:4690mm x 1865mm x 1680mm
軸距:27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