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一知半解阿

鋼板強度絕對和安全有關係

每次都扯什麼潰縮區

假如鋼板強度滿分100來分三個區間

30以下 30-80 80以上三個強度區間來說好了

30以下的軟趴趴 無法傳遞衝擊力道

撞到只能靠結構 這種爛法不叫潰縮區

30-80區間的 可以透過不同鋼骨結構的設計

去強化安全 不論是潰縮、衝擊力分散等等

鋼板基本強度還是要夠 這部份各廠商有不同考量、設計

80以上的硬梆梆 如果受到強烈撞擊

乘客容易受到衝擊力影響 力道散不去 還是要受傷

至於怎樣叫做軟趴趴 大家知道就好 也不用說太多

高帥玩手機 wrote:
80以上的硬梆梆 如果受到強烈撞擊

乘客容易受到衝擊力影響 力道散不去 還是要受傷


其實也還好,
安全氣囊就是避免車太硬讓乘客與車艙有緩衝空間的不是嗎?
--==FISH==--

a-fish wrote:
其實也還好,安全氣...(恕刪)


這樣說沒錯拉

但是太硬還是有缺點

太脆了

類似鋁合金那種感覺 修了心痛

樓主說的軟趴趴,
應該不是鋼板厚薄問題
應該是抗張力。
也就是手輕壓,感覺鋼板變形的回饋力道
要看哪台車比較吧~我是有看過三菱撞很慘的以為人掛了結果沒事~我自己是三菱引擎蓋是重很多拉(跟我之前接觸的兩台國產車)

高帥玩手機 wrote:
各種一知半解阿鋼板...(恕刪)

量半天也搞不懂汽車設計者的精妙
不如以國際權威組織如IIHS的測試結果來看
星星越多,活命機會越大
keven129 wrote:
各位好,請問三菱的...(恕刪)


引擎蓋那不屬於剛性結構
看看這張圖解吧!


然後車身有多重
有人用車門來衡量
然而車門重不重
也不是鈑金的厚度來決定
看看透視圖吧!

再三說一次 車子的剛性
不是鈑金 不是鈑金 不是鈑金
不要再按壓鈑金了!
是大樑 是大樑 是大樑
拿車門內部來說
有些車裡面的大樑很粗 甚至兩三根









有些只給細細一根....更甚至是 意思給個一根 有好像沒有一樣
至於什麼車? 就不贅述了 避免引戰




然後
若你知道這台車是什麼車的話
甚至可以告訴你 這台車的車殼甚至還是塑膠的
但裡面呢? 自己看看


除了堅固的樑 不能完全沒有緩衝區(緩衝區包括可潰縮的車體結構以及安全氣囊~這也是緩衝的一種) 否則撞擊時的力道會完全傳遞到駕駛身上

最後
也不是說開著一台大樑很粗又很多
車體又重的車 又有ESP 就是無敵狀態
就算是坦克車 也是有它的保護限度
所以 開車上路 還是要注意安全
車子的剛性似乎是用來討論操控的~而不是安全!

高帥玩手機 wrote:
各種一知半解阿鋼板...(恕刪)


鋼板厚度只有到一定程度才會有保護作用

其他的根本不足一提

你的車鋼板要一公分厚嗎?可能還不夠耐撞

可能要達2公分才有效果

不然差那幾mm不過就是高級車與平民車手感的差異
Sagrad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