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車很不錯,但沒有切中臺灣人的愛好,順益只是經銷,對這台車的內容沒有太多發言權
我認為EC最大的兩個致命傷,一是品牌,另一是空間
臺灣人很吃品牌的,要嘛平價車就是T跟H,要嘛就衝高級車1A2B+L。
三菱這品牌在臺灣人眼中,沒有比韓國品牌好多少,甚至在很多沒有特别反韓情緒的人眼中,還比韓國品牌差
當年三菱造假事件其實在臺灣不是太受重視,畢竟發生品質問題的是商用車,不是乘用車。且發生的年代當時網路並不發達,當年這些新聞在臺灣沒有受到太大的關注。只是臺灣三菱發生一連串的鈑金生鏽,這才是讓臺灣人對這個品牌翻白眼的主要原因。日本的造假事件就只是在整理三菱品質懶人包的過程,一再被拿來揭瘡疤的歷史而已。
總之三菱汽車這個品牌,在日本,在臺灣,名聲都不是很好。以臺灣人這麼吃品牌的消費習慣,三菱這個品牌就是原罪了,車子跟別人一樣好,保證賣不動,車比人家好,才有機會有一些成績。
這一點可以從Outlander的銷量可見一斑。Outlander的配備在同級車中絕對不遜色
有掛客貨牌省稅的選項,也有5+2可選,2.4L引擎除了吃油稍微兇一點,稅金跟Rav4、CX-5是一樣級距的,動力還更大
安全配備一直以來也給得很足
這樣一台空間大,安全配備到位,價格又相對低廉的車款。在臺灣歷年來的銷量就是不上不下。
而日蝕雖然有進口光環,但也頂多稍微打平一些這個品牌的負面觀感而已。
若說進口光環可以抵銷品牌原罪
但日蝕的硬殤,大概就是空間了
4.4米的車長,在中型SUV裡算是嬌小型,但又比跨界CUV多在4~4.2米之間的車長來得長上一截
空間跟車長比它大上半截的SUV相比自然沒什麼好說的。但跟一些新款的CUV相比,人家有更短的車身尺碼,但卻有非常接近甚至表現更好的空間
臺灣人買這種大車(SUV),看到又胖又高的車身,結果尾門打開來看到行李箱空間都噗庛笑出來了
的確日蝕的後座乘坐品質非常優秀(但沒有出風口又扣分了)
但一台看起來這麼大台的車,行李箱空間光目視就讓人搖頭,臺灣人又特愛載著空氣在路上跑
一旦有小孩也巴不得把小孩子所有東西都放上車載著跑。這個載物空間瞬間澆熄一堆人的熱情
而會造成日蝕的空間跟它的車身尺碼對不上的原因,可歸咎於跟Outlander共用底盤。新世代的共用底盤,如Toyota的TNGA、Subaru的SGP,都有隨不同車型調整底盤的設計。但Outlander這種舊世代的底盤並沒有。日蝕拿Outlander的底盤來用,主要目的我認為還是節省開發成本
但打開引擎蓋你就會發現,原本設計要塞2.4L的引擎室,改放一顆1.5T引擎後,整個引擎室變得超級空曠。當然好處是引擎的散熱條件更好,維修也會更方便(吧?)。但你就會發現,4.4米的車身,有多少是浪費在引擎室裡面?
這兩個條件讓日蝕在臺灣根本打不中主要族群的喜好
而說到日蝕最大的賣點,我個人認為是它的四驅系統
很可惜的是,臺灣人對四驅的需求(或說喜好),並不強烈,畢竟臺灣的確不下雪,道路的鋪裝率也超級高。爛路至少有路,不像國外可能動不動就是在沒鋪裝的地面上行駛,或是每年固定會下雪的環境等等。
撇除四驅來說
二驅版的日蝕,我真的想不到有什麼可以跟RAV4,CRV,CX-5....這些熱門車款競爭的點。安全配備嗎? 臺灣人不重視安全配備又不是新聞,再說其他車款也不是沒有安全配備點滿的等級可選。價格嗎? 二驅日蝕也要一百萬。車型? 日蝕這外觀我想頂多稱為有特色,愛的人會愛,不愛的人就嫌醜。再說真的因為外型買車的人有多少? 外型可以是錦上添花,我不覺得會雪中送碳。
日蝕對比其他車款的優點不是沒有,但都不夠凸出,打不中要害。而缺點卻一目了然正中紅心。
所以日蝕到底要怎麼賣? 把配備給滿,四驅版降到二驅價格拿來跟其他車款的二驅版對打嗎? 我覺得有機會,但不少人根本不要四驅,免費送他他還嫌耗油.....
我倒認為,三菱不要整天想著要降價優惠求售。看看隔壁版的速霸陸,代理商惡名昭彰,車價也硬得要死
還不是有一群死忠的支持者,銷量就那樣穩穩的
多少人老是說,要是速霸陸不是蛋捲代理,後勤做起來,在臺灣根本不會是這種銷量
開過速霸陸的車的人,都會對它的四驅系統提供的超級安心感印象深刻(我會買日蝕SAWC也是試開同事的森林人,對四驅的穩定性讚嘆不已)
順益對比蛋捲,有先天更好的後勤體系跟維保成本優勢。
如果比較EC跟XV,這兩台車,尤其是EC四驅款,不管在配備還是車身尺碼上,都是最直接的對手
拿掉品牌跟外型因素(外型見人見智),EC根本完全不輸,甚至我覺得EC在各方面都是輸小贏大。XV月銷量都穩定在100~200台間。日蝕光四驅版完全可以把XV的市場吃下來。怎麼會落到現在全車系月銷量連200台都沒有的地步?
順益真的該好好思考該怎麼打市場。四驅這麼小的市場,速霸陸都經營的有聲有色,而且還是在蛋捲頻頻扯後腿的臺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