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initesky wrote:這建議很重要啊 逐...(恕刪) 其實,Outlander車主若有去看使用手冊,對於ACC,中華三菱是戒慎恐懼的,在ACC的操作說明裡,"注意"和"警告"的部分竟然高達兩三頁,若按照原廠的指示,大多場合都不適宜使用ACC的,如塞車時,彎道和山路。手冊也提醒若有車輛突然插入前方,及多達十來項的各種特別狀況,甚至是在隧道內,都可能無法正確的偵測距離或車速,這就使得這項功能無法被拿來大書特書,作為銷售廣告的主要訴求。這也許就是車廠在一兩年前,明明比同級的對手多了這項自動煞車的主動安全功能,卻從不特別著墨,可能就是為了避免車主太過相信和依賴,反而造成了意外事故,這樣就難以收拾了。但無論如何,ACC這項功能確實是好東西,車主朋友們應該善於利用,並發掘出它的潛能。
在高速時使用ACC,只要保持跟車距離,將自己的速限調到法定速限的最高許可值,再略減個5公里,作為伸縮。更重要的是要跟隨那種也保持安全距離,並且不會神經質慣性煞車的前車。但我自己的使用經驗,我覺得使用ACC需要注意兩種情況。一個就是當遇上車流,車輛減速下來了,要記得重新設定跟車為最低40公里,或視車速稍高一點也無妨,因為若還是設定在最高的定速,有可能當前車加速,你的車會跟著急遽加速,這時候若有人插隊到你前面,所造成的結果,若不是煞車不及,要不就是急煞的情況。在塞車的時候,不必怕別人超車,在這種情況搶快的結果也快不到哪裡,反而要冒著損車賠錢的風險。另外一個情況就是在彎道使用ACC要特別注意,因為當ACC還抓得到前車時,主動煞車不是問題,一旦前車消失,ACC就會轉換成單純的定速巡航,假設你設定的是直道的60公里,那麼,當轉彎時,車輛因為失去了前車,會急遽加速,這剛好在過彎時,會造成危險,所以,應該要在入彎前先踩一下煞車解除掉ACC,然後在看見前車時,再Reset為跟車的速度。因為必須要注意這樣的操作,所以,除非是彎度不大,否則在多彎和急彎的山路,建議還是別使用ACC。上述的情況在市區也是一樣,市區的交通是不適合使用ACC的,這並不是因為速度無法設定的問題,而是因為定速設定,在路口轉彎時會失去前車,就很容易發生加速暴衝的情況,這在機車和行人眾多的市區,若是車主反應稍慢就會釀成大禍。
hahaha2014 wrote:有心想了解小凹及購...(恕刪) 感謝大大的美言。對於Outlander的4WD車款,我個人的體會是,這是一項平常最用不到的功能,但事實上,只要是4WD的車型,這項功能都已經在隨時替您效力。所以,買Outlander的車主也並非一定得買4WD不可,那些2WD的車款,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時候,也還是能上山露營,玩得很爽。但買了4WD車款的車主,即使是在4WD ECO的模式下,Outlander仍然會保留百分之五的後輪驅動力,隨時準備介入以保持車輛的抓地力。所以我始終把這項功能當成是"延伸的安全配備",所謂"越野"或"爛路",我一次也沒遭遇過,也不捨得這樣對待自己的愛車。
再接下來,我想談一下Outlander的空間。我自己是從小型掀背車開始,那時候還單身,載載父母,有個小小的置物空間就足夠了。結婚後,短暫時間是使用中型的房車,空間稍微大一點,但小孩多了,喜歡跑跳時就不夠用了,那一段時期,全家出遊也比較頻繁,所以就換了一台大型的MPV,是正7人座,還有足夠的置物空間,出遊時,滿載7人也不吃力,若是只載5人,還能擺得下3台折疊的腳踏車,完全不必掛在車外。我要換掉我的舊車面臨的問題是,我現在出門,大多只有一兩個人,但也還是有滿員(7人)的可能,但因為父母年邁,已經不可能到太遠的地方,頂多是市區繞繞,並且,小孩子大了,全家出門的機會少了很多。並且,我的舊車長寛高都大,轉彎半徑也大,停車不容易,雖然自己有滑門,但在狹窄的車位,鄰車要上下車一定很困難,雖然我不在意別人車門磕碰我的車身。想當然耳,我的舊車也很耗油,到了後來,這車變得有點雞肋,還要花錢維修它嗎?維修了一個,往往不預期又要換掉個什麼,有些零件又貴,可能還有點稀有。所以,空間是我換車的重要考量,這也是Outlander比其它同級車更適合我的原因。看車的時候,我就設想,我還是需要一部7座的車,但也只是保留彈性,實際應用的場合少。Outlander的7座打平了,完全不礙事,後車廂的空間是同級車裡最大的了,可以擺得下我父親使用的輪椅。並且,若是完全打平,將來若是和老婆出遊,也許就能省下旅館費(雖然我老婆十分反對),台灣的旅館還挺貴的,過節還加價。
對於空間,車主也是兩難,一方面希望內部空間大,一方面又希望全車尺寸別太大,方便好停車,迴轉半徑也能小一些。但車子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像多啦A夢的縮小燈一樣,出遊的時候把它變大,停車的時候把它變小。頂多像T牌的Sienta那樣,車頭縮短了30公分,而第三排緊靠尾門,頭部空間因為方正而能大一些。但又怕少了潰縮空間,影響了安全。Outlander的迴轉半徑5.3公尺,這是很好的,在市區不會因為迴轉而顧人怨。Outlander的車長,我很滿意,也是同級車裡最好的了。Outlander的車寛,可以接受,但若是能再加寛的5公分,我就會更滿意。Outlander的車高,也可以稍為高個2到5公分,因為若是坐前面一點,那個天窗收納處確實會影響後座的頭部空間。但SUV的底盤比一般轎車高,高度再高也不太適宜。Outlander現在的車高,我洗車頂就已經很費力了。車輛設計也不可能盡如人意。譬如說,前一代Outlander的後座是自動彈起,而第三代則是椅面分離,若不是這樣,想必座墊還得更薄,就如同第三排座椅一樣,為了折疊打平,座椅薄得少了支撐性。第二排座椅的舒適性比不上駕駛座及副駕,因為若要比照辦理,後座就只能擺下兩個獨立的座位。為了能坐滿3個人,椅子一定得設計成長板凳,但稍稍讓兩側座位有一些被包覆的感覺,這使要坐在中間的人因為中央突起而更不舒服。所以,這一切都是折衷,是空間的一種妥協,你不願意妥協,那就要面對另外的不方便。我現在是這樣使用Outlander的,第二排的座位還是不夠寛,有時要帶父親外出,又有家人時,我會讓外籍看護坐在第三排,另一側則打平放輪椅,可以避免坐在第二排,和家人肩貼著肩,撞來撞去的尷尬。但上高速,我是絕不使用第三排的。第三排座位在第二排座位推到底之後,剛好形成一個U型凹槽,拿來放置隨身背包,皮包及外衣很好用,不會放得太低,也不必放在地板,還能有一點隱密性。
Outlander的五人座若是加上專屬置物箱整平,那真是平,七人座的平整度就稍微差一點,主要是後座第二排的椅背還是有一定的厚度,但也可以接受。無論如何,打平了,車室的空間長度可以達到200公分,而寛度則在105公分,最窄的地方也有80公分,車室高度也大約接近80公分。這已經比一張標準的單人床還大了,加上個充氣軟墊,足足可以睡下兩個成人。為了充做車床使用,我還從淘寶買來了全套的車窗防蟲紗網,將車窗和天窗預留個窄縫透氣就足夠了,我試用過一次,效果還不錯。在前座座椅間加個三角網袋,可以內置USB風扇及LED照明燈,再使用一些掛勾,將背包掛在側窗或尾門上。惟一要注意的是,後座立起的座墊要避免重壓,擔心支架會變形,可能影響後續掀起或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