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應該是這部車最值回票價的配備了,會用的人應該會認同,其次是那個換檔撥片,有人覺得它沒什麼用,但其實不然,換檔撥片其實很好用,因為我們這部車沒有像有些高緯度國家的用車,會配備雪地專用的起步模式,所以若有需要,我們是可以使用換檔撥片選擇二檔起步來避免扭力過大而打滑。
我自己則是用在地下室上坡時,因為若不將檔位固定在一檔,有時候會因為系統過早換到二檔,而又遇到來車不得不減速時,這時車子的扭力就比較虛弱,會有爬不上坡的情形。
另外一個應用就在下坡時,這部車並沒下坡輔助,只能選擇使用L檔,但這個檔位是固定在1或2檔,用在陡坡比較恰當,一些需要車速比較快的緩坡,3檔會比較恰當,而這時若利用換檔撥片就會更恰當。
當然,換檔撥片用來降檔超車也好用,但這裡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重踩油門降檔比較直接,我自己試過,平路時,兩種方式超車都可以,但避免不了頓挫感,可能操作的銜接技巧還不純熟,至於上坡超車,我試過一次,相當驚嚇,或許這部車的動力還沒有充沛到能隨心所欲的地步,車主不能太過自信,替自己留點餘地比較好。
前幾日到S版閒逛,聽到森林人車主說到的一個想法,順
便分享:
最佳的安全就是主動防禦駕駛才對...一般狀況
下,減輕駕駛負擔,危險狀況下,提高駕駛寬容度


這想法我是非常認同的;跟我不謀而合呀;自從換進階(
旗鑑)凹後,雖說這車很多小地方還是有需要精進的地方,但
在行駛7500km後,大體來說是算滿意的,在百萬預算左
右的凹已能實現上述這句話的部分真義:

一般狀況下,減輕駕駛負擔:

1、這椅子支撐性,我個人是滿意的;SUV的座姿及視野
更適合長途駕駛,有效減疲勞感;但SUV A柱及後視鏡較
大會造成更大的視覺死角,開SUV車要小心適應。
2、4WD;當初沒開過,知道會耗油;要不是看在七顆汽球份上
才勉強配合;但在上山下海,大風大雨後的7500Km,我
真心告訴想買30 SUV的朋友,SUV車若是買來看山
賞海用的,又不能避免風裡來雨裡去的,這麼高底盤+大輪
的車-4WD很有用;4WD現在個人心中和七顆汽球「
一樣重要」;它可以減少ASC(動態穩定)及TCL(循跡防滑)
的作動必要性,更加主動安全,而且真的能增加後座「舒適
性」;有機會再細說。
3、ACC;深感只有這種「智慧定速」,才知有效減輕個人南北日
行數百公里的緊張感;不用腳開車的感覺,你開過幾次,放心使
用後,就更能知道它的好;它能讓男人更「持久」不累。

4、換檔撥片:下山的連續下降路段,同4wd一同使用,超好用。

危險狀況下,提高駕駛寬容度:
1、4WD;不知大家有沒有走過「路基流失」的路,就算只有流失車道
的1/4,路長幾公尺也不算很嚴重(我環島走台東-縣197遇到),但
有4WD LOCK 可選,「真的」你會覺得開4WD真好,尤其路邊下去就
是山崖;像力行那種「產業道路」,其實台灣在「極端氣侯」下,會
慢慢很常見,有時不是你不想遇就能避的;去看雪時,遇到「路蟲」也
是。
2、ABS、BAS、ASC(動態穩定)及TCL(循跡防滑);若預算許可能買SUV
,這些功能對高底盤的車很必要及基本。

3、FCM;同逐大所言,尚非「全能」,不能依賴;我車5000KM後,我將
其模式轉至「FAR」,其實對前車的車速差的安全計算,這FCM的電腦
程式,寫的算不錯,有多次的警告時機與我判斷的時間同步或「快我半
步」,是真的有用(因為人難免會恍神);若是5000KM前,我用NEAR模
式,基本上只有一次「下瀑布雨」後,有感覺它(FCM 失效)暫時離我而
去,其它時侯,它(NEAR)沒讓我感受它的存在(我開車是相對保守,重
視安全距離)。

還沒開過這台車前,我也是很注意「汽球數」的人;現有若口袋能力許可,
深感買車還是要買可提供「主動防禦駕駛」能力的車,能盡量讓你用不到汽
球的車,才是王道。

分享幾段,我去考古01各車版舊文時,幾位網友說的話:
---------------------------
聰明買車,愛自己就是愛家人
相同預算,挑車格大(緩衝大),安全配備多的買

----------------------------
會買AWD或是4WD車子的人,個人
覺得是車主本身對用車需求有自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畢竟要安全,操控,省油,甚至於越野,沒有一部車能夠滿足
所以有需求,就看用車人的取捨了.

-------------------------------------------------------

以上,借逐大的樓,單純分享
hahaha2014 wrote:
前幾日到S版閒逛,聽...(恕刪)


同大大

在市區FCM設定(近)即可,如已有良好的駕駛習慣,幾乎很少會觸發!
FCM個人是設為遠 才有感覺他的存在 市區比設為近開個半小時 會多叫1-2次

有些警示聲雖然還不是危及程度 但仍可提醒自己開車專心
請問"即使是在4WD ECO的模式下,Outlander仍然會保留百分之五的後輪驅動力,隨時準備介入以保持車輛的抓地力"
對油耗會有不利的影響嗎?

jack009 wrote:
請問'即使是在4WD...(恕刪)


4WD ECO就是純2WD了.........
「Wake up!只有自己能決定自己的DNA!Dream on!」

惡魔X獵人 wrote:
4WD ECO就是...(恕刪)


4WD部分在車主手冊的8-24頁,但對於前後輪的驅動力分配比例也沒有講得很清楚,但我這方面的印象是來自曾經看過Outlander廣告DM的描述,如有錯誤還請大大指正。

前一代的Outlander似乎是以2WD/4WD Auto/4WD Lock來區別,但這一代則是用4WD ECO來取代2WD,也就是說這個模式並不會固定在2WD的模式,在使用手冊上也說"日常是以2WD模式行駛,當車輪打滑時,會自動切換為4WD模式。"

在4WD Lock也一樣,有人也說這種模式就算高速行駛,系統也會自行保護,可見它也並不會固定在前後輪50:50的比例。

據我的印象,這幾種4WD模式都有一定的變化空間。
以4WD Lock來說,它最高的前後輪驅動力比,據說是40:60,但若高速行駛,也會自行調整到85:15,而4WD Auto則是從50:50,若高速行駛,甚至可以是100:0,也就是說等同於2WD。

4WD ECO更少人提到,可以確定的是,它大部分的時候是以100:0的2WD方式來行駛,以達到省油的目的,但若是車輪打滑,也會適時給予後輪些許驅動力,我的印象是95:5,但是否還能更多,這個我真的不肯定,但無論如何,4WD ECO和4WD Auto應該還是要有一些基本的區分,也就是4WD ECO是以省油節能為目的,它能提供的後輪驅動力應該會受到限制,不可能如同4WD Auto的適應性那麼廣泛。



jack009 wrote:
請問'即使是在4WD...(恕刪)


應該這麼說,如果車輪不打滑,這種4WD ECO也就是等同於2WD,不會比較耗油,但當車輪打滑的時候,耗不耗油就在其次了,可以不必考慮這一點。

4WD ECO雖說是在車輪打滑時會適時提供一些後輪驅動力,但無論如何比不上4WD Auto,所以若是山區道路,泥濘或大雨,我一般都會使用4WD Auto,這樣才能萬無一失。
我上次有看到車友說,有開4WD AUTO就幾乎都不用調胎了,因為大多都是前後50在跑,是不是因為這樣,驅動力比較不會集中在前輪,所以可以讓輪噪聲比較分散?,我最近還在測試中,不過4WD有個腦人的就是低速高轉時的傳動軸或加力箱的聲音...
「Wake up!只有自己能決定自己的DNA!Dream on!」
獵人大大,我的FCM經常會功能暫停,一個月總會遇上個一兩次,不需要大雨,有時候轉個彎就會這樣,恢復正常也比較久,有時候畫面右側按鈕記號上還會有ECO的字樣,但我按下ECO也沒什麼用,請問依你的經驗,這是因為我將它切到Near會比較容易停擺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