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剛牽的小白(Outlander-RG58D),本月變成舊凹了,有點淡淡的憂愁

今日行程如下:
1.5千公里保養,第一次看小白底盤,才發現「引擎下護板」沒裝到(已解決)
2.保養廠推銷「分離式緩衝器」,自費安裝
3.進展間賞New Outlander
前底盤:第一次看~原來長這樣啊(原以為紅圈處是→ 引擎下護板)

後底盤:原以為開5千公里會很髒,但還乾淨的

分離式緩衝器:保養廠人員打9折推銷,說會讓Q度更好;後來上路後,不知是否為心理因素,Q度似乎有好一點點(沒太大把握)



Mobile01版上前輩們建議~真的是【有看有保庇】,
今天沒有在休息間吹冷氣,特地在保養時找技師聊天,順便看一下車子底盤長什麼樣
我問技師:「我這台有引擎下護板保養時會不會很麻煩? 為什麼沒有把引擎正下方保護著?」
技師回我:「你這台車沒裝啊!!!」
當下拍底盤照片,並把當時的訂單資料一併附上,LINE給業務
好險我的業務很負責任,並沒有因為已交車就不理不采,她立即回傳電腦訂單畫面,確認有把引擎下護板KEY進系統(她沒吃掉我的配備)。
業務在10分鐘內回覆:當初東西有送去裝配廠但漏裝,已連繫保養廠確認有庫存會立即幫我裝上。(處理態度及效率上有加分)


--------- 分 ---- 隔 ----- 線 --------
從保養廠出來,想說再一小時就中午了,匯豐展間也在附近,乾脆早上請假去看看New Outlander
試乘車不在,不然好想體驗一下新凹的隔音改善到什麼程度
只好拍拍展示車囉~~~






新凹 vs 小白:新凹有宥勝代言,真的有帥到;小白.....無

新凹 vs 小白:新凹車頭小勝,銳利許多

新凹 vs 小白:車尾,個人覺得小白也不差(ps 新凹因展間燈光關係,照片有點色差)

新凹 vs 小白:新凹的鋼圈,有帥到3倍

新凹 vs 小白:新凹方向盤功能沒增加,不過質感有變好(ps 新凹因展間燈光關係,照片有點色差)

最後業務送我一台New Outlaner迴力車,我兒子超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