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合歡山下雪, 由大禹嶺往上開, 一路驚奇窗外的白色雪景, 也沒綁雪練的經驗, 就慢慢用4x4模式往上走. 期間有幾次因前方堵車而在上坡處停車起步, 路面的薄冰讓輪胎稍微打滑.其實有點危險, 會側滑或無法控制方向.....一但稍微起步後, 4x4 還是比較有抓地力, 只要車不靜止, 就可以一路行走於雪地中.... 買4x4養兵千日, 再此時就派上用場了.不過穿上雪鏈才是最安全的, 因為路況很難掌控, 還是安全最重要的.
以前有一次去澳洲自助旅行, 跟朋友去滑雪, 因為是前驅車所以規定一定要上雪鍊.下山時所有的車都慢慢的下山, 只見到很多"四驅車"咻~~~就下山去了, 而我們前驅車還是在慢慢的往前凸...基本上四驅車在雪地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台灣這裡大家都沒有雪地經驗, 會開到撞山大部分是經驗不夠, 或是根本不了解雪地的駕駛方式, 所以若是真的要上山壓雪, 除了要上雪鍊外, 建議還是要慢慢的"凸", 不要感覺"好像"抓得住地面就開快, 在冰上面除非是雪地專用的加釘輪胎, 只上雪鍊還是會打滑失控的, 雪鍊只能增加摩擦力, 不能防止打滑失控.
"新鮮"的雪地不可怕. 因為是蓬鬆的.所以摩差力還算可以.如果是已經被許多車輾過變成光滑堅硬的雪地路面..即使你是中差後差,ESP, VCS 瞎密碗糕全部上身的宇宙無敵四驅車..幸運的滑去撞山壁......衰小的就變自由落體啦這就是為什麼要加雪鏈的原因 -----> 增加輪胎摩差力
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加上雪鏈慢慢開會比較好家裡有一台jimny,之前去玩雪也是乖乖的加鏈(安全第一)還有重點是,雪鏈去五金行或是鐵工廠訂做或比較便宜我當初兩條才花了500元,出發前要先練習拆裝,不要到時候手忙腳亂的會被人笑的唷!!
補充..雪鏈有便宜的金屬製,以及幾千塊的橡膠製.金屬製的,請挑好一點的,或是先套套看合不合.不然一趟下來,輪拱以及鋁圈會傷痕累累喔.橡膠製也是有分台製以及進品.橡膠製只要是用於雪地以及沙地.如果你是愛車人士,可以選這種不對車胎/車拱傷害的材質.台製大部分裡面無金屬絲加強強度,但是價格便宜. 如果只是偶而玩玩雪/沙.可以選這種.進口專業的,就可以用比較久.不易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