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害了了!日產提「日本製造」 招降裕日車

很好 如果成真
下次優先考慮進口Nissan
他們的產品力本就不差
被嚴董搞成這樣
還不如收回自己賣

台灣阿凸 wrote:
這是今年最好消息!...(恕刪)


真的裕隆根本策略放棄很多產品~~~Serena 這種進來~~

先打翻自己家的得利卡....順便把MPV 給打趴(應該說趴了又被踩過)~~~


bosimeiya wrote:
其中福特汽車表示如果開放全車免關稅,進口車可以很快的把當地的汽車製造產業打趴
但是如果是全免關鍵性零組件進口免稅
這可以有助於增加國產車競爭力
也能為當地汽車製造業留下工作機會
也許政府該好好思考這個建議吧


個人看法是政府保護太久了,這些被保護的主要受益者就不會思進取。
所以直接把關稅廢了,的確會瞬間打趴沒錯。

比較好的作法是政府直接公佈從今年起,關稅都會降,然後五年後降到0,類似這樣有一點緩衝的作法
剩下就放給市場自然競爭,淘汰跟不上的廠商

還有,不要相信某些廠商大到不能倒,會拖垮產業這種鬼話。
任何私人企業或公司,本來就要有危機處理能力。
無法應付環境變化,那就讓能應付的企業來汰舊換新吧。
這樣對市場跟消費者來說,長期來看才是好事。
那裡有國產化。核心技術人家又不放,
韓國車不知道是不是全韓國研發的。
那裡有國產化。核心技術人家又不放,
韓國車不知道是不是全韓國研發的。
產業鏈的問題
一些大型的上游供應商,如東陽
早就轉型做售服件居多了
售服件外銷量比國產件多太多了
假設Nissan不國產了
這些大型的供應商其實影響不會太大
只是不曉得跟隨在裕隆羽翼下的喝母奶的供應商活不活得成

再說
台灣強的雖然不是整個大型成品
例如汽車、飛機、火箭
但世界上這些汽車飛機火箭中可是有不少來自台灣的東西
這些都是產業鏈的一環
台灣由於地小人少,要搞汽車飛機火箭形成經濟規模是不可能
但有遠見的供應商早就放眼全世界
所以NISSAN不國產了
產業鏈一定會受到衝擊
但也不見得不是另外一次汰弱留強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
職業是會流動,不會消失
NISSAN不國產了,產線裁了,工程師、作業員沒工作了
但相對的,進口倉儲要不要人?物流輸送要不要人?門市要不要人?售服要不要人?
而且經過這些大公司訓練的工程師們如果能夠流向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一定可如吃下大補丸一樣進步→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
對台灣整體不見得是失分
依2020年日本歐洲中國澳洲,新制油耗與排放規範,沒純電車/油電車技術廠商,本來就沒有未來...

有人說馬自達是成功範例,別無忘它是採用稅金較低的,限額進口稅率,想要賣有量稅金要在翻一轉...

還有,全部都改進口,網民還以為所有車都還會有高CP值....事實上還是會陷入,賣的差的用高CP值吸客賺心酸,賣的好的能偷則偷海削客人。
我家小妞蛀牙了~

其實從去年進口車佔比越來越高時,
各家車廠收回銷售在台灣紛紛成立銷售公司就已經響起號角了
日產算是日系車商敢提早暴露消息的
T牌的Altis也要停止國產改進口了(剩少數入門款國產)
台灣市場就那麼一點~如果銷售策略依舊要剝削自己國家民眾..
國產車破10%也是遲早的事

john43 wrote:
當一個產業關門大吉時...(恕刪)


就跟水泥產業一樣

把汙染都留在台灣,低價出售,高價內銷.
用少數員工威脅綁架全台灣人.
這樣對嗎?

產業是需要發展.但是產業也需要提出社會回饋與貢獻.
不是不斷利用壟斷的手法壓榨本地勞工與汙染環境.

惡劣產業還是從台灣消失的好
應該會死更快.....
cman4434 wrote:
公布測撞成績來挽回消費者信心是國產車唯一生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