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imeiya wrote:
其中福特汽車表示如果開放全車免關稅,進口車可以很快的把當地的汽車製造產業打趴
但是如果是全免關鍵性零組件進口免稅
這可以有助於增加國產車競爭力
也能為當地汽車製造業留下工作機會
也許政府該好好思考這個建議吧
個人看法是政府保護太久了,這些被保護的主要受益者就不會思進取。
所以直接把關稅廢了,的確會瞬間打趴沒錯。
比較好的作法是政府直接公佈從今年起,關稅都會降,然後五年後降到0,類似這樣有一點緩衝的作法
剩下就放給市場自然競爭,淘汰跟不上的廠商
還有,不要相信某些廠商大到不能倒,會拖垮產業這種鬼話。
任何私人企業或公司,本來就要有危機處理能力。
無法應付環境變化,那就讓能應付的企業來汰舊換新吧。
這樣對市場跟消費者來說,長期來看才是好事。
一些大型的上游供應商,如東陽
早就轉型做售服件居多了
售服件外銷量比國產件多太多了
假設Nissan不國產了
這些大型的供應商其實影響不會太大
只是不曉得跟隨在裕隆羽翼下的喝母奶的供應商活不活得成
再說
台灣強的雖然不是整個大型成品
例如汽車、飛機、火箭
但世界上這些汽車飛機火箭中可是有不少來自台灣的東西
這些都是產業鏈的一環
台灣由於地小人少,要搞汽車飛機火箭形成經濟規模是不可能
但有遠見的供應商早就放眼全世界
所以NISSAN不國產了
產業鏈一定會受到衝擊
但也不見得不是另外一次汰弱留強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
職業是會流動,不會消失
NISSAN不國產了,產線裁了,工程師、作業員沒工作了
但相對的,進口倉儲要不要人?物流輸送要不要人?門市要不要人?售服要不要人?
而且經過這些大公司訓練的工程師們如果能夠流向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一定可如吃下大補丸一樣進步→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
對台灣整體不見得是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