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ersuper wrote:
剛剛想到一個問題....(恕刪)
到現在很多人還是搞不懂?????????? 和泰車是賣車的,也是上市公司! 賣甚麼車進口國產都跟它無關! 有天想開了賣賓士也行,只要人家願意給它賣或是自己想賣! 國瑞是作車的! 也就是國瑞做車給和泰車賣!!!!
為甚麼人家要講甚麼話??? 一個只能賣T牌車的就賺得肥滋滋的,還怕國瑞不給車給它,另外國瑞的大股東就是T牌原廠,不製造T牌車,國瑞要吃甚麼?? 要去搶納智傑的車來做嗎?? 還是搶馬自達的車來做?? 為了達到單一車種經濟規模,而且保護自己利潤下,在全球分工製造體系下,國瑞就製造altis外銷! 記得是給中東!
關稅保護是一體適用,不是獨享裕隆! 無知的網民何其多? 砍都砍不完!
裕日車會下單給裕隆生產! 如果不國產化下,裕隆下游體系會受損! 如果整個產業價值鏈崩解! 那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就會漸漸凋零! 因為就失去直接連結大廠的供鏈平台,甚麼全靠外銷那是鬼話! 下游根本就沒機會也漸漸不會參與生產跟研發,AM市場也搶不過中國企業! 沒有直接品牌參與市場基礎! 研發? 跟轉型都是屁!! 這樣台灣又死了一個產業!事不關己的網民很開心, 那每個產業都來開心一下! 台灣還剩甚麼???
鴻海現在很大! 以前做連接器,後來機殼起家的!但沒有當年的宏碁在台灣製造,同時扶植下游,就沒有鴻海!戴爾更不可能下訂單給台灣土城一個爛工廠! 這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當年的台灣製造!鴻海買下安泰電業切入汽車業的理由也在此!
miketu wrote:
裕日車會下單給裕隆生產! 如果不國產化下,裕隆下游體系會受損! 如果整個產業價值鏈崩解! 那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就會漸漸凋零! 因為就失去直接連結大廠的供鏈平台,甚麼全靠外銷那是鬼話! 下游根本就沒機會也漸漸不會參與生產跟研發,AM市場也搶不過中國企業! 沒有直接品牌參與市場基礎! 研發? 跟轉型都是屁!! 這樣台灣又死了一個產業!事不關己的網民很開心, 那每個產業都來開心一下! 台灣還剩甚麼???
台灣汽車產業的下游是研發什麼?可否請教一下。
日產、國瑞、現代、福特、三菱,請問哪個有研發一項是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出來?不要跟我說Grand Lancer。
台灣就是代工,代工,除了納智捷是有在開發屬於納智捷的產品,其它配合車廠的開發的行車電腦哪一個像樣的。
講白一點就是內部員工出來開公司供應給國產組裝,自己撈油水。現在沒油水撈,就哭哭不能賺便利財。
沒能力研發新型燈具,沒能力設計車型外觀內裝,只會代工的供應鏈,是有什麼好出來要消費者幫忙。
miketu wrote:
到現在很多人還是搞...(恕刪)
但是現況並不是很樂觀 2018三月市占率掉到8%以下被本田踢到第四名...
知名的那些品牌供應商 不都是以外銷為主 內銷為輔助? 完全靠內銷的有很多嗎?
不敢說完全沒影響但是這樣的衝擊撐不住? 不覺得很可笑嗎?
這類的事情應該是母公司去關心,去輔佐協助廠商 而不是把東西都改成進口件...
如果那麼關心供應鏈能否幫忙反應,為何很多零配件供應不到15年就喊停產的號碼 我都懶得數了
有KD件也就算了,有些只有台灣有的車款根本是災難片...
隨便舉例一下
MARCH萬年老妖精這台內裝 內部飾板停產 如果你說1993那款我也就算了 2005年的款式也跟著停產...連KD件都沒 超慘 逼著車主去買新車? 而車主會再選日產的機率高嗎?
我都不想抱怨 為何豐田連20幾年前的老車零件到現在都還有供應我聽到當下都傻眼了 只能佩服而已...還是分件供應

PS: 我剛剛問零件室才知道,很多轉KD都是因為供應鏈覺得採購數量太少不願意生產 所以停產
看完這句話我都無言了...也就是嫌原廠下的單量太少,所以很多東西都轉KD或是停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