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pig wrote:
台灣的車子Option太多,也增加了製造的困難度


你可能沒看過國外怎麼賣車的,他們那種選擇才叫多,連內裝絨布椅的材質跟顏色都可以選,台灣這還算小意思。

hipig wrote:
例如天窗、ABS、Airbag、車色等等,有些在板金製造時就差別很大了


這邊應該只有天窗跟板金製造會有關係,但偏偏國產車的天窗車款有許多(並不是全部),是出廠之後再來加裝的,

像最近SWIFT送的天窗就極有可能是。

所以如果國產車買天窗車型就要小心仔細問一下,你也可以去看進口車的天窗跟國產車的差別。
我生平第一部汽車
就是K11 NCVT MARCH
開了11年 NCVT才掛掉
我在日本開的車
剛好就是K12(1.0)
空間的確比K11大了一些
但配備還是很陽春
(因為是最廉價版)
不過
如果可以引進台灣的話
我倒很想裕隆能引進CUBE和CUBE3(三排座位喔)
畢竟圓圓的小車歐州現在也有不少類似車款
但CUBE這種個性化的趣味車
才夠IN吧
(但我想造形還是見人見智啦 因為很多人說好醜)
□■音樂盒舞者■□
binkoliaw wrote:
沒算到高速公路過路費...(恕刪)


沒錯北海道的高速公路很貴,因為很少人使用所以很貴,成本高,

北海道才6百多萬人,兩百萬左右在兩大都會區!其他散落在各地!
所以高速公路車少,日本的高速公路是日本最昂貴的消費之一!
開一段路大型車要價1萬多日幣
March這部車連裕隆內部的人都承認,到現在連設計開發費用都還沒賺回來,...恕刪。

哈哈!這位大大,X隆跟您說的話,聽聽就好,別當真,從幾十年前開始到現在,她家的速利、青鳥一代、2.3.4.5.6.7.8.9代,到尖兵、新尖兵.....哪部車從車殼到引擎是自己設計開發的?歐,我想到了,十幾年前有一部叫做非零101的,是自己設計的外殼,好像總共賣了幾千台吧!還設計開發費用勒,難怪叫會計算一算,錢都進了老闆口袋了。
Lin
liaolc wrote:
真是有趣的說法,MARCH台灣版本有多少設計開發的費用可以讓他賣了十幾年還賺不回來呢?照這個標準來看,台灣的汽車廠應該是年年虧損的錢坑,怎麼會有人敢做下去呢?


看看嚴凱泰的ASTON MARTIN
讓我也想做這個"虧錢"的生意........

太難賺....裕隆的股份賣我好了
可能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國人實在太捧場了, March的銷售量一直居高不下, 這讓Nissan也不用費心去換新的March了!!
http://www.facebook.com/shengkuan.su
RichardSu wrote:
可能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恕刪)

March+Verita 一個月還有5、6佰台的銷售量,算很穩定的車種。
不過等年底的Vitz上市,不知會不會讓裕隆有改款的壓力。
台灣商人就是會搞這一套不知長進!只會被日本母廠簽著走!

韓國都走出自己的道路了,雖然他們的車骨子裡來源還是日系DNA!但是人家歐日混血成韓系在海外闖出名堂!

台灣還是成為被控制的棋子

無論日本汽車使用成本多高,但是至少他們車價比我們低!相對他們的收入而言!

車輛品質好價格低,客制化款式多!

雖然他們的石油貴 高速公路貴 停車費貴...

dancer wrote:
我生平第一部汽車
就是K11 NCVT MARCH
開了11年 NCVT才掛掉
我在日本開的車
剛好就是K12(1.0)


另外,
請問一下,台灣去日本留學唸書的學生,
留學結束之後可以把汽車帶回來嗎?
新車和舊車的稅率有差嗎?
謝謝。

訂製一台MINI,陪伴它一起誕生, 《天空豬二世誕生記實》連載中。 http://theminidiaries.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