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hsiao wrote:
我五月中的時候在義大...(恕刪)

呃,這老兄是當wrc開嗎?
右側一顆是備胎,一顆爆胎
左邊後輪都是泥巴,剛遇到黑手黨打劫這樣
貴在產量小,
例如同樣的一個一百萬元的模具,你所生產一萬台和生產十萬台,那一個成本低.

^^^^^^^^^^^^^^^^^^^^^^^^^^^^^^^^^^^^^^^^^^

恩 補充一下 基本上模具不可能使用無限次的(也許一副模只能生產數萬台)會耗損... 所以成本不是這樣算的...

最主要是授權金太貴 裕隆吃不下來...

台灣市場真的太小 掛著別人的牌又不太可能外銷...賠錢的生意你要做嗎? 這是大環境的問題...期待台灣自主汽車品牌的出現
kuosung wrote:
March這部車連裕...(恕刪)


這位大大聽你在講古喔
MARCH 就是太好賺了,它们才繼續賣啦,賣了十幾年了,還賣,真不長X
看看國外人家賣的價錢 看看自己國家的價格 看看人家國民所得
汽車賣那麼貴 真不隻消基會再幹麼 蟲來沒聽他們出來開記者會 質疑國內汽車售價為何那麼貴?
寫不下去了
j-j lee wrote:
MARCH 就是太好賺了,它们才繼續賣啦,賣了十幾年了,還賣,真不長X
看看國外人家賣的價錢 看看自己國家的價格 看看人家國民所得
汽車賣那麼貴 真不隻消基會再幹麼 蟲來沒聽他們出來開記者會 質疑國內汽車售價為何那麼貴?
恕刪)


說句公道話...身為裕X的員工.我也不知道為啥MARCH為啥可以賣這麼久

但是仔細想想....跟其他小車比起來....MARCH還是有他的競爭力

也許有人會說...寧願多花個10幾萬買SWIFT.

但是對於汽車這項產品.每個人的定位不同.

有些人是有車開就好.對於這類型的消費者來說.他才不會願意多花個10幾萬買SWIFT

至於車價...我到覺得台灣的車價還OK

因為這個價格絕對不是單純的對照國民所得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如果只是這麼簡單....我想大概全日本沒有人不開車了

日本的經濟規模的確是大上台灣許多...

這現象不只在汽車.在出版業.遊戲業皆然....

更別提歐洲了...滿街賓士計程車....

所以單純的比說日本的車便宜台灣的車貴實在是沒啥意義

我個人比較擔心的是.大陸市場的磁吸效應

畢竟在現在汽車業大者恆大的態勢下.加上人口與經濟並沒有太大的成長動力下

台灣的汽車市場萎縮是必然的趨勢.

在商言商.所以我們可以看見世界各大車廠對大陸市場有多感興趣

我記得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一段對福特的某位高層的訪問

他點出一點很重要的.對汽車工業來說.原物料及人力是汽車業最重要的成本支出

所以由這點推論

其實最合理的生產配置是.工廠在大陸.再回銷台灣...

我想這也是在未來很有可能發生的一個狀況

只是不知道這樣下來MIC的BMW在台灣是不是還這麼搶手喔
earl258 wrote:
台灣商人就是會搞這一套不知長進!只會被日本母廠簽著走!

韓國都走出自己的道路了,雖然他們的車骨子裡來源還是日系DNA!但是人家歐日混血成韓系在海外闖出名堂!

台灣還是成為被控制的棋子
...(恕刪)


恩..我有個觀點...我覺得台灣連自己的國防工業都不願意花錢建立自主性了.....

何況是商人....我不喜歡韓國...但是不得不佩服他近年來在國力以及產業上的發展

而且我覺得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喔....韓國跟日本都很愛用國貨喔

即便是到國外.他們還是願意去購買自家生產的汽車....

所以在這樣的支撐底下....才能孕育出自己的汽車業

這點....是台灣所最缺乏的吧
ryan7028 wrote:
恩..我有個觀點.....(恕刪)


國防工業與一般的工業不能相提並論,
韓國與日本的國防工業與台灣相同沒有自主性,
韓國最新的戰機是漢翔IDF的工程師過去與美.韓國工程師做的,
外表呢?
還是F-16那種形式,
日本最新由三菱重工與美國合作的戰機,
還是F-16形式的,
請問,
韓國.日本的國防工業何來自主性?

不支持自己本國的汽車產業是為何?
先不說引擎自己無法生產,
光是乘客安全,
國外的"國產車"在本國的配備是怎樣?
台灣的"國產車"在台灣的配備是怎樣?
小弟我相信車廠在剛開始的時候不太可能是賺錢的,
都是慢慢的慢慢的讓社會大眾放心.相信之後才開始回本(還提不到賺錢),
短視近利的台灣車廠根本做不到,
這個世界不管到哪裡人都會比較,
水準不到就不能怪到別的地方去。
2019 SUZUKI VITARA 1.4S AllGrip
生產?什麼生產?幾十年來就是組裝而已,而我們也買了幾十年了,不像韓國,是自己設計、開發、生產,那才叫做生產。

高關稅保護了幾十年,四、五十萬的進口車賣到消費者手上要上百萬,讓大多數的消費者幾十年來乖乖的買他組裝的車,也是四五十萬五六十萬,若他爭氣,像韓國那樣,幾十年下來,也能自己設計開發生產,外銷全世界,那我們幾十年來的犧牲消費品質,總算還有點兒代價,放眼全世界,沒有一家汽車工業在沒有外銷,只賣島內小市場還能生存幾十年的,偏偏就像二十幾年前的錄放影機一樣,當時禁止進口,保護大同和聲寶兩大公司,還保證五年內要打開國際市場,結果是大家買國產的體積大又笨重的四五萬的品質爛的錄放影機,然後呢?外銷個鬼,那種品質外銷大概只能賣個八千塊吧,還不知人家要不要勒,結果是走私猖獗,走私進來的外國錄放影機,體積只有國產的一半,品質好,功能強,畫質棒,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確實是差太多太多了,結果也是一樣,犧牲多數人的消費品質,花多一倍的錢買爛很多的東西,幾年後不了了之,也沒聽這兩大企業向國人道個歉,哎,幾十年來,實在是經歷太多太多了。
Lin
putin456 wrote:
國防工業與一般的工業...(恕刪)


當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但是的確有其關連性...單就鋼材來說...在材料技術方面

台灣有很多地方還是無法趕上...

引擎.這種關鍵技術.也是要由國防工業來推動吧

BMW.賓士的很多經驗也是經過2戰中建立起來的

至於戰機外表...我想外表應該不是戰鬥機的首要考量吧....

會是F-16形式.主要也是節省研發成本

就如同你所說的我們的工程師去韓國幫他們設計戰機

這才是我所要指出的地方

連國防工業這種東西的工程師都會被挖角

我想汽車業就更不用說了吧

當初做飛羚的那些工程師...現在也很多在台灣以外的地方工作吧

的確台灣的汽車業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說真的.沒經過撞擊測試.我真的不敢說哪款車是真正夠安全

當然如果肯花大錢慢慢研發.的確有可能建立出來屬於自己的技術

但是有一點對汽車業很重要.就是就算是國際大廠.也沒辦法承受來個2臺票房毒藥的車型

這是有太多血淋淋的例子了

當初飛羚沒成功.就已經夠讓裕X陷入經營危機了.

其他台灣車廠連試都沒試過呢.更不用說連賺的錢都是想辦法運回日本呢

我想裕X已經算是花費最多心力在國產化的車廠了

只能說現在的大環境已經時不我予了

以後說不定連MARCH這樣高比例國產化的車型都會越來越少吧

putin456 wrote:
日本最新由三菱重工與美國合作的戰機,
還是F-16形式的,
請問,
韓國.日本的國防工業何來自主性?


這就是您少見多怪了....
日本第一架完全自主設計/製造/生產的戰鬥機---三菱F-1
早在1975就升空試飛了
中間又有T-4高等教練機
以及授權生產F-15J
累積了快三十年日本戰機還不能自主研發嗎?

F-2(FS-X)會以F-16為藍本
採用合作模式
完全是因為美國施加壓力的關係
(說白一點....就是圖利原F-16的承包商)
同樣的狀況也可見於以色列的"少獅"計畫
也是美國給予壓力
最後以色列放棄自主生產
改採購美國的生產機種F-16I
(I表示專為以色列打造的升級機種)
完全都是美國考量國內軍火商利益......

現在日本越想越不能接受這樣的戰機
加上採用F-16的基本設計
卻造成重大缺陷
所以有意將F-2的生產線提前結束
甚至不排除提前除役.....

相較於陸海上自衛隊幾乎全面採用國產配備
(主力戰車,神盾艦,潛艦均為自製)
唯獨航空自衛隊仍大量採用美製機種
問題不在於日本無法獨自研發
而是這樣少量的生產量
導致單價水漲船高....根本無法忍受
(F-2的單價已經接近美國F-22的水準)
所以日本國防不是不能自主
而是要不要自主

如果單價一樣
日本該買一架只比F-16好一點的國產機
還是買F-22這種等級的高級機??
答案很顯而易見......
喂喂
不是討論march嗎?

還是我走錯路啦?
怎麼開始討論起國防工業跟F16,F2,神盾艦......
這種東東我敗不起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