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日前寫的文章
油電混合之油耗測試
大概解釋為何 油電車 在台灣採用歐規油耗測試會比美規佔便宜
但是也有大大在質疑, 同樣是歐規油耗測試, 國內和國外為何差那麼多?
CT200H 能源局油耗測試是個美麗的錯誤
我認為, 能源局的測試可能有問題
國外在測試油電混合, 甚至於 plug-in hybrid, 是有別的規範, 即
SAE J1711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Measuring the Exhaust Emissions and Fuel Economy of Hybrid-Electric Vehicles, Including Plug-in Hybrid Vehicles
裡面對於電瓶充放電有嚴格的規定
這是我認為, 為何同樣是歐規測試, 國內外結果差異甚大的原因
-------------------------------------------------------------------------------
加個簡單摘要 02/27
1. SAE J1711 或國外文獻在做油耗實驗/測試, 最基本要求是測試前與測試後的電瓶電量要一樣
即: 如果前處理完是充滿了電, 那麼測試完也要處於充滿電的狀態, 現在的測試是做不到
很難控制電瓶電量測試前後是一致的水位
2. 如果不想再重新買設備, SAE J1711 是一個與現行測試設備相容的方法
這是還不錯的方法, 不然買那套設備也是要花錢的
但必須要對現行測試的流程做重新組合, 如果仍照現在台灣公開的資訊, 那肯定不行, 無法達到第一條的要求
這篇是工研院實際測試FTP-75與路跑的結果誤差,必須要把FTP-75測試結果打個8折。
但是這是針對汽油不是針對油電車的FTP-75修正。
所以,往後追蹤油電車的修正報告會寫。
可能會對於FTP-75油電車測試結果打個6折也是有可能。
這台車好精采,讓我去找回那些記憶。
工研院自家都說測試與道路的誤差有-20%(多給20的好數字),這是他們還在調整FTP 75測試法。
以前本來要有推薦函要我去給他們去測試,結果陰錯陽差地錯過。
其實,油電車此時測試絕對是好數據。因為「眉角」在於工研院還沒有正確的方法可以測試油電車。
他們還在校調台灣該取多少的係數在FTP-75這個方法。
還有,pattern每年都在調整,不知道台灣是不是一套用到底?!
以前是規則性變化,之後日本推動用不規則方式的新pattern取代。
台灣~? 我看這次工研院太過於輕忽而蓋了章,忘記數字的不正確偏移量過大是不合理的基礎。


PS:高速測試與實際的路測差不多(20%誤差之內),表示那台車高速是汽油根本就沒用到電池。而慶幸的是工研院的數據調整算是不錯的近似調整,但市區估計油耗部分應該考慮電池與非電池模式的參數調整與特別區分。
只是這次數據告訴我,工研院你錯的部份是「油電車」不等同「汽油款」車輛。
明明錯了還蓋章!? 還不快點收回這個報告,要廠商回測。
另外,
我相信國外的數據
Camry Hybrid: 18.3 16.6 km/L (原始數據為43/39 mpg)
然後,這個實際操作大概油耗打個0.8倍就是台灣的實際油耗可能。
也就是12~16km/L 是合理的最後看到牽車大家結果分布區間。
其實已經說了比以前好了25%,那這數字就這樣。何必創造出32的夢幻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