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idogs wrote:那真是好棒棒,只要电池命更長,值的哦!...(恕刪) 電池壽命和價錢有關吧。輪胎四顆約12000萬計算,也只能跑兩三萬公里。如果新電池五萬元,可用8年或16萬公里,我己經很可以接受。
jackey chang wrote:日本才賣50萬阿...(恕刪) 難道你不知道台灣的汽車稅金多高嗎?一台賓士300萬 自己進更便宜 自己去問外匯公司吧! 還是沒開過進口車? 進口車沒多貴買一台玩玩吧!
日本Aqua (台灣的Prius C)售價折合台幣的確不到五十萬,但那是空車的價格,不但輪圈是鋼圈而非鋁圈,導航音響和ETC都要外加(日本的ETC還是需要在車上裝個OBD),加起來也超過台幣五十萬。五十萬的車進口到台灣,要徵收17.5%的關稅、25%的貨物稅、以及5%的營業稅,五十萬的進口車這幾條稅加上去,完稅價格就變成七十七萬多,考慮到行銷成本,和泰的Prius C賣79.9萬其實沒有賺很多。外匯車之所以會便宜,是因為外匯車本質上就是二手車,稅基本來就比新車低。外匯車的關稅和貨物稅一樣跑不掉,最多自辦進口可以省掉5%的營業稅與車商的利潤而已。
台灣富田電機 也打進了豐田供應鍊 (Toyota Tsusho),豐田通商(Toyota Tsusho)15 日宣布,已入股台灣車用馬達製造商富田電機(FUKUTA),取得富田電機部分股權,富田是特斯馬達的供應商藉此揮軍車用馬達製造事業https://response.jp/article/2019/03/18/320257.html轉貼 :豐田通商指出,會入股富田電機主要是因為電動車(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V)等電動化車款正在全球市場加快普及,預估車用馬達需求有望因此呈現大幅度增長,其中特別是中國市場,自 2019 年 1 月起開始實施新能源車(NEV)規範,預估中國 NEV 生產將加快,從供應、需求面來看,中國有望成為電動化車款的最大市場,也讓豐田通商決定搶進車用馬達製造以及核心零件馬達鐵芯(Motor Core)加工事業。據豐田通商表示,富田電機設立於 1988 年,主要從事電動化車款用馬達/馬達鐵芯製造研發,員工數 300 人,是一家在馬達製造擁有高技術研發能力及加工能力的台灣廠商。豐田通商於 2017 年開始從事富田電機產品的銷售、營業活動,藉由出資、今後將強化雙方的合作關係,且豐田通商為了進一步提升富田電機的技術能力,將在最新技術介紹以及馬達用電裝品/原材料供應鏈的建構上提供援助,今後也計畫藉由和富田電機合作搶進中國市場。豐田通商 15 日上揚 0.56%,收 3,580 日圓,今年來股價勁揚 10.32%,表現優於東證一部指數上揚 7.26%。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公布調查報告指出,在中國、歐洲、美洲需求加持下,2035 年全球電動化車款 xEV,含電動車 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PHV、油電混合車 HV、輕型 HV(Mild-Hybrid;48V)和燃料電池車 FCV 市場規模預估為 6,341 萬台,將較 2017 年 442 萬台飆增 13.3 倍; 中國市場預估為 2,045 萬台,將較 2017 年 83 萬台暴增 23.6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