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r113222 wrote:
我不知道您在哪間原廠...(恕刪)
我們不希望波及基層維修人員,所以維修廠與維修人員都以代碼隱藏。請網友見諒。
我們認為車子故障原因很多,有時很複雜,一時抓不到原因,不代表技師能力不足,我也不忍苛責,只能說他們經驗或豐田高層給予的支援不足。
如果豐田原廠是這樣的處事,我相信每一間維修廠都會遇到相同的困境,這一個「個案」,就會成為是「通案」,不是只有Yaris,而是遍及所有Toyota車系。
重要的是:
1. 為何我們三番兩次請求豐田(和泰)支援,和泰都對這「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是無以撼動的自信,還是怠慢?是不是落入了豐田章一郎不斷提醒自家應該避免的成年病?
2. TM廠距離國瑞不過15分鐘的車程,距離和泰臺北總公司也不過40分鐘的車程。此案不論是個案還是批量問題,原廠對這「眼前的技術需求」,竟可表現出「視而不見」的處理模式,是不是符合章一郎所謂「顧客第一主義」原則?
3. 我們不願意去談和泰服務好壞,因為客戶評斷,夾帶不少主觀意見,特別是我現在車子還未修復,難免有一些情緒。我倒是想問豐田與和泰高層,請他們上ERP客觀的看,這樣的服務符不符合「Toyota way」? 這樣的服務品質,他們自己打幾分?這只需捫心自問即可,根本不需要打電話問客戶要不要虛偽地給10分。
4. 如果第四次進廠維修四天時,豐田技術單位能給予適當的支援,我想問題早就解決。如果豐田願意協助,願意理賠瑕疵零件,哪有解決不了的底盤問題?我又何必出來拜託網友們協助?
第五次進廠時,我請和泰派員來看,9/1我甚至邀請和泰來開會,如果他們能來,我又何必氣憤地把車開回家找律師洽詢?
5. 我滿書架都是「豐田模式」的書,作為一個豐田的信徒,我是可以把書丟到垃圾桶,只可惜花了這麼多時間研究豐田,最後竟然是這樣親身體驗所謂「Toyota way」。
6. 我們歡迎所有豐田的業務或技師上來挑戰維修這一部車輛。但請拿出Toyota philosophy,遵循本網站該有的禮儀,用正理還有技術來說服客戶。我曾接受超過20年以上科技訓練,絕對有容人正理批判的雅量。所以請豐田也拿出該有的水準,榮譽心與企圖心。如果鑑定車子底盤問題是當歸屬車主責任,車主必當自費維修並刊文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