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氫跟瓦斯比
瓦斯氣體比較重,露出來之後容易沉積導致高密度進而爆炸
氫氣輕會快速擴散掉,相較安全

除非是整個儲存槽破裂,大量高密度氫在短時間洩出導致爆炸
但這就跟油箱爆炸一樣危險 ~!!汽油車也有的風險

sunlight_huang wrote:
檢視一下美國保險業對 壓力容器 的看法?
30kg壓力以上的液態氫不是開玩笑的!
不然去探討一下美國瓦斯車為何不流行?


安全置上…
液態汽油與高壓液態氫安全裝置等級應該不可同語…



mbljeff wrote:
難道真要買的人在自家廁所製造能源


這個有趣!

狀況劇如下
和h大約車聚
但出門前,全家人得先大號…


hcpine76 wrote:
豐田會特別把汽車發展重心放在氫燃料電池車上,有幾個重要原因:
1.發電效率提高,而得以小型化。
2.將氫氣壓縮儲存,充填一次可行駛650km。
3.在長距離行駛方面,燃料電池車較占優勢。

在氫的取得及儲存上,目前已取得不少科技上的進展:
1.利用太陽光和光觸媒將水分解以生產氫氣。
2.將氫氣「液化」使體積縮小至數百分之一:最新技術「有機氫化物法」讓氫與甲苯發生化學反應,以在常溫下為液態的「甲基環己烷」的狀態來運送及儲氫的技術。

氫燃料電池科技的發展,不只將造成汽車工業的重大變革,氫技術的成熟,以氫發電,將能提供社會所需之大部分電能,即所謂的「氫社會」。

氫燃料電池車除了豐田在2014年12月15日發售「FCV」全世界第一部針對一般消費者推出的燃料電池車外,還有日本本田技研工業、德國戴姆勒公司與美國福特汽車共同合作、德國奧迪集團等汽車公司在極力發展中。

期待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能有效減緩太依賴石化燃料對地政生態的破壞,及減緩地球暖化。


1.從商業模式來探討:
A.對廠商而言,氫燃料跟加油一樣耗盡就要加油循環,商機源源不斷。
B.短期氫的生成最便宜的方式還是用石化燃料提煉,對於產油國的利益影響不大。
C.電動車廠商賣車後只剩維修保養,後續的「電」是由電力公司所賺走,跟賣燃料電池車後,新的供應鏈生成,車商可以再成立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對於後續「氫」相關產業進行投資。
D.氫燃料電池的用途很廣,可以用在備援發電機、運輸系統...等,目前在國外用最多的是倉庫內電動叉車,假如有一天「氫」提煉成本下降,工廠用電也可以使用氫燃料電池來供應廠內用電,亦可降低核能、燃燒發電所造成的高汙染。

2.消費者而言:
A.加燃料方式與時間跟目前加汽柴油相同,只是燃料不同而已,對消費者而言不用改變習慣。
B.電動車對於大樓公寓住戶誘因較小,因為充電的問題難解,但氫燃料電池車就沒這困擾。

3.政府而言:
A.創造新的產業供應鏈(加氫站設備、運輸、儲存、製造),對於技術、資金、就業人口均有所幫助。
B.加燃料方式集中在加氫站易於管理。

4.安全性問題:
目前瓦斯加氣站跟加油站就沒有危險性嗎?主要是管理、設計、規劃得當就好,無須對「氫氣」特別加強,況且在工業上用的很多,難不成工廠有用氫氣,員工就不用上班了。



johnny_21 wrote:
這個有趣!

狀況劇如下
和h大約車聚
但出門前,全家人得先大號…...(恕刪)
j大這樣的回文太讓人噴飯,出個門還得先嗯嗯。

Prius3 wrote:
1.從商業模式來探討:
A.對廠商而言,氫燃料跟加油一樣耗盡就要加油循環,商機源源不斷。
B.短期氫的生成最便宜的方式還是用石化燃料提煉,對於產油國的利益影響不大。
C.電動車廠商賣車後只剩維修保養,後續的「電」是由電力公司所賺走,跟賣燃料電池車後,新的供應鏈生成,車商可以再成立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對於後續「氫」相關產業進行投資。
D.氫燃料電池的用途很廣,可以用在備援發電機、運輸系統...等,目前在國外用最多的是倉庫內電動叉車,假如有一天「氫」提煉成本下降,工廠用電也可以使用氫燃料電池來供應廠內用電,亦可降低核能、燃燒發電所造成的高汙染。

2.消費者而言:
A.加燃料方式與時間跟目前加汽柴油相同,只是燃料不同而已,對消費者而言不用改變習慣。
B.電動車對於大樓公寓住戶誘因較小,因為充電的問題難解,但氫燃料電池車就沒這困擾。

3.政府而言:
A.創造新的產業供應鏈(加氫站設備、運輸、儲存、製造),對於技術、資金、就業人口均有所幫助。
B.加燃料方式集中在加氫站易於管理。

4.安全性問題:
目前瓦斯加氣站跟加油站就沒有危險性嗎?主要是管理、設計、規劃得當就好,無須對「氫氣」特別加強,況且在工業上用的很多,難不成工廠有用氫氣,員工就不用上班了。
謝謝Prius3大大這麼仔細的回覆,文章最後就是著眼於將來技術純熟後的社區型發電效益,雖然是以汽車發展為主,但將來的經濟效益將不僅於此。

doggies wrote:
這才是真正的環保車
只是何時才會有氫氣站??
何時車子 一般人才買的起 ?
短期內要把成本下降是不可能的,且因為美國頁岩油的開採,將來汽油價格將不會如2007年那般高漲,一般預估80美國一桶是合理的。如果汽油較划算,要轉換使用習慣也不是那麼容易。

但氫還是比較環保的,而且將來還有發電的可能,所以期待氫能車的發展。

sunlight_huang wrote:
H大,這是某設備商跟某車廠套好的黑洞給 豐田 來跳的!
這樣豐田就無法全力在 EV 發展上使全力了!
充氫站是無法如充電站那樣 戶戶 有的!
不過,數來數去也只有豐田有如此豐厚的實力。

產業的發展還是需要有烈士般情懷向前衝,所創造的科技果實,終究還是可以改善人類的生活。

Kevin4931 wrote:
不見得, 得看日後該種車輛如何執行氣體填充!?

若跟現有的加油方式耗時相當且設備差異不大, 何須家家戶戶都有充氣裝備? 加油站附設充氣站就好了!
(政府也不允需弄個氫氣倉擺在你家停車格吧!)

目前充電車最致命缺點就是充電耗時(以小時計)

若充氣車能以分鐘計填充燃料, 那可能是純電車的末日也說不定!
目前Luxgen在生活館的充電站,電動MPV車150公里的儲電量需充電2小時,但家庭用則需要8小時,充電的時間耗時真的頗重,所以一直有交換電池的討論,確實如Kevin4931大大提到的"目前充電車最致命缺點就是充電耗時(以小時計)"。

氫目前是儲存問題,若能常溫狀態下獲得有效處理,那對氫能汽車的發展將是一大進程。

Rapproachee wrote:
我想這應該就是未來的趨勢了吧
就像數位像機出來之後
誰還會想要用底片式相機
非常期待,而且氫能乾淨太多了。

jensuru wrote:
供不應求, 豐田Mirai交貨期延至3年後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0&cat=25&id=0000428041_B281D7G335438K2IE4P26&ct=1

豐田的燃料電池車Mirai自2014年12月15日發售後,銷售情況便引人注目,不知市場接受度如何。但豐田在2015年1月對外說明,原訂2015年全年銷售700輛的Mirai,發售1個月訂單便累積到1,500輛,市況優於預期,這之後便沒再說明銷售狀況。
豐田於2015年3月31日在Mirai的官網發布道歉啟事,宣稱因訂單太過熱烈,即日起訂貨的客戶,要到2018年以後才能交車,雖然未公布銷售成績,但可以看出這型車嚴重的供不應求。

而豐田在稍早的2015年2月24日對外公開Mirai的生產線,由於需精熟工人仔細打造,比高級車還要麻煩,當時每個工作天只能生產3輛,假日不算,因此2015年的年產能約700輛;豐田計畫在2016年將年產能提高到2,000輛,2017年進一步提高到3,000輛。

由豐田的計畫推測,至2015年3月底,Mirai的累積訂單可能超過6,000輛。
謝謝jensuru大大提供有關Mirai產能的資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