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Ace VAN變造露營車重點整理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黑羽大指的,應該是改 " 代客車"。

這嚴格來說,不會是合法。
因為VSCC對車輛安審,是直接置頂採用歐盟認證的這些法規。
目前使用於變造代客車,座椅大多是不合法的。
如果要合法來審,代誌就大條了。

就得跟國瑞的TownAce VAN二排採用台灣全球獨一無二的二排運用Sienta的50:50分離座椅一樣。
車廠得提供空車車體,讓座椅供應廠商全興這些T1廠,去跑拉測。
熟門熟路的,搞個7~8台車。
沒搞過的車體打造廠要做幾台車才過得了,就真的不好說。

目前外場改裝代客車,是目前現存的台面下變造方式。

有點類似早年的輔祉車、醫療車,沒有完善的認證流程,在時空環境需求下,產生的畸零變造。
通常只點交座位數來辦理變更。
但如果真要抓到椅子必須合規,恐怕通通得打回原形。

這需求,通常是因應幼兒車等特殊交通工具而產生。
現在法規嚴格下,連幼兒車過往車內安置左右長椅改裝,現在大多看不到了。

例如長照車,後斗加裝收納於後艙左右側壁的小板凳。
目前台灣福祉、輔康,也僅能採用逐車認證。
逐車認證,則必須由VSCC車審人員會勘實車,一台台審驗。
每台都要一一驗車。
如果要一次讓座椅合法化,就得如上述我提到的車廠跑VSCC認證標準安審的車輛座椅拉測。

以自用露營用車角度來說。
TownAce VAN要變造加裝日本當地後艙左右翻掀的第三排側座椅,台灣是過不了法規。
尤其是客貨認證的五人座車型。

而貨車原本僅只有2人座,改代客車7人,例如現在外廠也有拉海力士貨車版本去改9人座代客車變更行照,台面下硬幹,有錢付,自然也就有廠商有心臟接。
但安全性,就真的穩湯去想了。


目前幼兒車..印象沒錯就只剩一台得利卡

他是真的有送檢合格的幼兒車

大人3位..7歲以下的幼兒16位..共19位..

至從之前那年娃娃車的事故新聞後

應該沒人敢偷改娃娃車了才對

所以才會硬要去認證一台得利卡出來用



至於TownAce VAN..說真的..代客車的規定很不明確

旦他是一個躲法規的方式..

我會問這個..是因為就以大大說的露營車吧

有很多人改了後面對相的座位..6人或5人不管

也不談椅子的適法性..

光要加上這椅子就是問題

旦如果改成7人座..

後座改2排座椅確變成合法

所以才會對這點感到好奇??





椅子目前沒抓

旦真的抓

現行所有改座椅的車..有一台死一台..

不管你用的是不是認證過的椅子

只要你改上車..有一台..死一台

因為你變更了原廠的設計...



這就是題外

我身旁已經有2台..改好的湯A死了..

我真心感覺他們5年後可能會哭到昏倒吧

能釘死的..絕不留任何一點拆的退路..因為他們要無異音......

想的到用不到的..反正整台給他裝好裝滿

送去改裝廠..大手一揮..3X就去了..

改裝廠還報了他們幾家心臟號稱有力的驗車場..

旦...我怎麼看...感覺驗車幾乎是必死的結局
grason00 wrote:
雖然我沒有露營,也沒...(恕刪)


客貨認證車可以改,只是得改Vanbox這類可卸載的露營用品。
MBUSA wrote:
阿福大,圖片中的三個...(恕刪)


不怕車宿一晚,主機板得跪三週。
gigimmg wrote:
台灣有幾間民營專門在...(恕刪)


對車廠來說,要非串改車輛的額外行動電源,車主可以自己選購品牌廠商生產認證的行動電池組。
例如飛利浦的這些,都有上市。
車主可以依照自己的露營需求選購對應的瓦數。

以車廠角度,是不會推外廠自串接的電池組,除非廠商有將產品堤交做認證過安規。

車用瓦斯也不是沒有的。
例如VW原廠的露營車配置,大多是有配置專屬的瓦斯管線。
但車用瓦斯,也須過安審檢驗,並設置24H一氧化碳偵測器,避免人員在車室密閉空間內中毒。
有些露營車改裝廠,把家用瓦斯筒直接裝上車,沒有對應的安檢與系統、消防規劃,這才是大問題。

而戶外那些地區可使用明火、那些地區不行。
規畫前往地點前,大多露友都會先做功課了解下。

一般露營區,大多是可以明火炊煮。

要玩重度野營,當然限制會比較多。
但畢竟不是有那麼多玩家真的去玩野營。

這與是否需要行動冷氣或改駐冷,對老宿友來說,就不是絕對。
老露友,兩台12"勳風扇,就足以頂38度熱天到處趴趴走嚕!

而太陽能板是否也需要,現實就並不是,如果是跑付費營地,一般用電、用火,都不是問題。
有跑野營,沒電供的場域,3~5天的行程多,背太陽能板與加設2~3顆離鐵電池的必須性才會增加。
這類用電需求,需依照自身常跑的車露模式來計算用電實際情況在擴增。
老露友視角,不須盲從,因為別的車友有,就要跟進。
比裝備,壓根比不完的。

另外~真要野營,TownAce的車型也並不適合。
比較建議改選手排四驅帶加力廂的同級凌利Veryca,仍得額外花一筆金額改越野AT胎這些會較合適些,跑非鋪裝路面,才不會刁車。
黑羽斷翼 wrote:
目前幼兒車..印象沒...(恕刪)


小湯客貨認證車型,真的要謀而後動。
建議就是裝配Vanbox這類隨時可卸載的用品就好。

對公部門來說,這認證車,車廠+車主都在稅額上先爽走了。
所以要拿這台去跟VSCC談變更,無異緣木求魚。
VSCC肯定要車主換購有客車認證,繳最多錢標準的來辦變更,不然就認定車廠或車主想逃稅。

露營車對每個人的真實需求,高低配其實不一。

說穿了,買台VAN只有2人的貨車認證,後艙直接舖床墊+2支12"勳風扇一進一出+防紋簾帳訂制下,基本只花幾千元,也是車露,沒有啥不行。
純粹就看自己口味要玩到哪個程度。

真的不需要為了跟風改而改。
例如太陽能板,如果只是開廂車跑去某個定點,跟朋友喝杯下午茶,過個一晚就下山,一顆電瓶足矣!
背更多裝備,都是耗能,沒有意義的。
以前常露營,露營方式也不比現在都找營地
哪裡有空地幾台車就停著駐點了
水比較麻煩電以前3C基本沒有大家都是打牌聊天
最近也看到不少車友旅遊數最近也看到不少車友旅遊屬於走到哪睡到哪
很多山區屬國家公園除了有交保護費的攤商外(園遊會帳棚攤商)
基本上只要拿爐子出來馬上被檢舉...那怕泡茶也不行因為明火
所以說能由引擎或其他方式儲能轉電在睡車上可避免掉很多麻煩
gigimmg wrote:
以前常露營,露營方式...(恕刪)


這便是進階所謂的 "不落地"。

但不是每個車露友會有需求。
目前這個基數仍較低的。

單單要在車室內開伙烹煮,9成的車主不會願意。
這跟長期在車室內抽菸道理相同,一旦炊煮,車內油煙自己都會受不了。
即使為了要在車內煮,車體挖了一個大孔徑埋設排煙管+排煙扇,還是照樣會卡油煙。
真實願意在車內這麼煮的車主實在少之又少。

大多只在車內水煮,或裝行動電池,帶上微波爐,用不起油煙的車內炊煮方式烹飪。

這類山中野營,對裝配需求較大。
通常也不建議使用TownAce VAN、Veryca A180這類的小廂車。
比較推薦使用Delica阿卡4米8以上,較大型的廂車來使用。
這也是豐田Hiace百初頭萬,起初這麼多車友買來改露營車的原因。
後來Hiace會比較冷,也是因為貨車認證的變造限制。
就適合前駕駛艙認證的2~3人乘坐使用。
今年3月之前,貨車版本連封閉式車窗都不能改。
也是3月後才修法,廂貨車車主得以採購原車認證車型車窗,找車體打造廠或保養廠開證明去監理站辦理變更。
外推窗,迄今都仍是不合法的。
而Granvia車友們又嫌太貴,花170萬~190萬,又嚷嚷著不如買T系列。
所以Granvia買來改露營車的,實在少得可憐。

這類跑山5~7天。
第一點要解決的,是水。
得區分帶多少水是用來喝、吃。
多少水用來洗澡。
汙水箱的配置。

通常,水箱就得考慮用上100公升客製的304或316白鐵箱來做為新水箱。
新水箱用於吃喝,個人建議採用316醫療認證的白鐵。
304不銹鋼,仍然還是會起銹斑,一分錢一分貨。
但外場會動用到316醫療級認證的白鐵製做新水箱,還真不多見。
車界開發的或醫療背景的人士,比較會注重到這個點上。

目前許多改裝廠,將水箱裝配於車底盤後軸正後方。
VW德國開發總監建議是裝設於後軸前方,並且較推裝設汙水箱,用於排放。
新水箱仍建議安置於車室內。
原因無它,因為底盤汙染嚴重,變因大,另外排廢系統等熱傳導因素高,容易變質。
要考量的問題就特別多。

解決水源問題,其次才是配電。


配電的需求,就因人而異。
如果中3C毒過深,跑戶外,還時時離不開電子設備,那電能就耗得多。
就看自己跑個5天車露,會吃多少電,裝多少顆電池帶著跑。
離鐵電池DIY一顆就30KG,塞個2顆就60KG了,逆變器也就得砸錢裝配。
線組就得用上2~4號粗線,用12號那種細線還不整線亂塞在木板後面,火燒車也就不奇怪。

以車廠視角來說,是不可能去搞這些。
車主要嘛,就自己去買有牌的認證安規行動電池。
改裝串接的,車廠是一律不認帳的。

戶外、野營限制是比較大的。
明火會有使用限制,其實車主自己多少都瞭。
如果想正常烹煮,花點錢進營地,就能正常炊煮。
一分錢都不願花,車在公設停車場地內,很難不招檢舉達人找康。
畢竟不能太隨便,當自己家場地用。
也就得屈就下了!
黑羽斷翼 wrote:
目前幼兒車..印象沒...(恕刪)


主要是外面的露營車改裝廠,要拿到豐田和泰原廠的車體授權書,並沒有這麼簡單。
我也就只看過福祉有取得。
但湯A又沒有客車認證,對取得原廠車體授權的車體打造廠來說,就是條死胡同。
----->無解。

買這台車的車主,通常會想要5人共乘+自排車。
並不是要2人限乘的露營車。

而全省各都經銷商不已經明明白白反饋,買湯A的TSS年輕族群佔比高。
現實反映出,湯A認證車型與實際市場需求並未成正比。

台灣現在就是明顯步入日本的獨老、獨死、獨活、不婚、不生、少子化的社會現象。
女力抬頭,也可以算得上是亞洲最有女權的國家地區。

但車型產品,卻仍缺乏日本時下K-Car車露為主的車型商品,露營櫃體的限制,便也得朝女力1~2人可卸載裝配的多廂體式發展,而這些產品,可選擇少得可憐。

那些驗車廠,就是民間只點座位數的,便會給過。
但VSCC哪根筋想到,僅需一只公文,就會跟KUGA MK3同樣的客貨車被要求復原的問題重置。
把湯A改固定式木造,之後除了要拆,還得復原,工事不力呀大條!!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另外~真要野營,TownAce的車型也並不適合。
比較建議改選手排四驅帶加力廂的同級凌利Veryca,仍得額外花一筆金額改越野AT胎這些會較合適些,跑非鋪裝路面,才不會刁車。

A180 4WD 也是客貨車認證吧?記憶中並無客車版,這又回到跟 Town Ace 一樣的輪迴了。
A180 4WD 只有手排車款,這也是阻力之一.................
太專業了 有這種露營車去露營 一定很舒服和方便 羨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