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huang1000 wrote:
所以golf GTI...(恕刪)

所以golf GTI的多連桿底盤,跟golf 1.4的底盤相比,

是後來發現不足才加上補強桿,然後變成多連桿?


多連桿上的連桿是整個懸吊系統的組件 並不是裝個補強桿就變多連桿懸吊
這個版的特色就是,一旦有人開始攻擊Toyota,就會有人喊Ford都是一堆護衛隊,只有Toyota很可憐一直被攻擊,但是事實上是,兩邊都有護衛隊,樓主就是Toyota的護衛隊,後面幾個跟著回的都是護衛隊的一員......

Altis懸吊爛是不爭的事實,方向盤過輕導致高速容易打過頭失控也是事實,模糊焦點喊說歐洲車一堆拖曳臂毫無意義,因為同樣都是內燃機同樣都有活塞氣門曲軸,有不到1馬力的,也有幾萬匹馬力輸出的,他們都一樣嗎?因為魔鬼就在細節中,而細節正是樓主想隱瞞的事實,也是版上許多不懂車亂喊的人自以為懂得東西,還有很愛秀專有名詞的,以為自己一知半解的東西,能夠唬的過專業,這就是01車版的真相...............
拿入門車來比神車有什麼好比的?
扭力樑就是降低成本的懸吊

應該要比誰偷的比較成功才有得比
我不敢斷定是A車還是G車懸吊強!但是我敢說G車的車身剛性絕對比A車強!車身剛性對車輛本身操控還是有程度上的影響的.
我買了一隻TOYOTA
你也買了一隻TOYOTA
大家都買了一隻TOYOTA
TOYOTA的車最棒了
世界名牌,光宗耀祖
懂車的人都嘛買TOYOTA
買車就是要買TOYOTA

TOYOTA的車好開,省油,用料實在,安全性高,妥善率佳
保值性最好,日本品質值得信賴

請不要隨意批評TOYOTA
那只會凸顯自己的膚淺

jasonhuang1000 wrote:
那你告訴我相同的車體...(恕刪)


那你告訴我相同的車體為何要從扭力樑換成多連桿? 是您說的剛性不足嗎?

操控不同

車身過彎側傾時 多連桿懸吊能隨著車身側傾的角度 調整輪胎角度維持跟地面的接近平行的角度
說到底盤小弟真不懂,而就現在公司分紅的情況也讓小弟知道車夠用就好…
但這個話題讓小弟很想知道自家的老metrostar的後懸吊叫做什麼? (2001年的老車了)
有看沒懂,能否幫忙辨識一下

ed0402 wrote:
因為我不是設計製造車...(恕刪)


題外話

E大 你好 請教一下

熱浸鍍鋅跟冷浸鍍鋅的國際規範從鍍鋅量適用同一個嗎
大家都反T T好可憐唷

小弟我altis、camry、vios、innova都開過

我比較最準


altis山路軟、高速飄

vios山路軟、高速飄、加速快

camry山路軟、高速暈

innova山路穩(直列引擎+H型大樑+避震硬+2.7扭力強)、高速風小還好風大很飄


所以小弟的結論是~要買T就買innova吧 哈哈


反正t牌車基本都是2顆球+abs這點innova也有

要買T不如買安全配備一樣,操控還比其他款車好的~哈哈


以上是給非T不買的人一點建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