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一些打手文
亂散播錯誤的資訊
實在看不下去

先看一下所謂超薄的後懸弔

這是歐規 Golf 7 代入門車款的後懸弔
跟 Altis 同樣都是 Torsion beam axle
最好笑的是
所謂操控的歐系車廠
居然連 Sway bar 都省了



這是國產的 Altis 的後懸弔


可以看見國產的 Altis 還比 Golf 7 多了被大家罵的 Sway bar
嚴格上來講
Altis 的避震設計實際上比 Golf 7 1.4TSI 還來得高級一點

再來所謂的跳石漆
我覺得這點更好笑
把喜美因為避震的跳石漆噴沒噴好變成是多工
笑掉大牙



這是一台 600 多萬的進口車
可以看到除了多裝了防熱墊片(因為這台車是台性能車, 排氣過熱)
油箱也是用車體本身的電鍍鋅底層漆
事實上來講
Altis 跟上面那台性能車
根本不需要多加 Epoxy 的跳石漆
因為車體的電鍍鋅底漆就已經遠比後來加上的跳石漆更強化許多

最後一點
開車死轉方向盤
就連 ESP 也救不了駕駛
更何況是一台搭配軟避震的家庭房車







文章關鍵字
krispykremeII wrote:
每次看到一些打手文亂...(恕刪)


打手是看不見事實的,為了錢。。。睜眼說瞎話是基本的技能
唉呀…k大真是壞心眼、怎把事實公佈出來了捏
您怎能拿歐系鋼砲的底盤跟altis底盤的照片來作比較勒
在酸民眼裡只要是“歐系”就是操控之神,看到“歐系”就高潮的太多了
而T牌在他們眼裡永遠是船,且是操控極限很差的船
但是一些專業的測試結果卻是altis成績不輸同級車且還略勝某號稱歐系底盤的美國車勒





果然是睜眼說瞎話
騙騙廣大不懂車的人
一樣都是 Torsion beam axle
Golf的設計比Altis好一點
自己去試開這兩部車最準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我來做佔個位置
慢慢看那些打手怎麼回擊
krispykremeII wrote:每次看到一些打手文
亂散播錯誤的資訊
krispykremeII wrote:
每次看到一些打手文
亂散播錯誤的資訊
實在看不下去

先看一下所謂超薄的後懸弔

這是歐規 Golf 7 代入門車款的後懸弔
跟 Altis 同樣都是 Torsion beam axle
最好笑的是
所謂操控的歐系車廠
居然連 Sway bar 都省了



這是國產的 Altis 的後懸弔


可以看見國產的 Altis 還比 Golf 7 多了被大家罵的 Sway bar
嚴格上來講
Altis 的避震設計實際上比 Golf 7 1.4TSI 還來得高級一點


裝在 Altis 上的不能算是Sway bar,只能算是補強桿.

雖然是有Sway bar功能

但嚴格說來只能算是補強桿.

扭力桿式懸吊,扭力桿本身就有Sway bar功能.

Altis是因其扭力桿設計太單薄,後來的車型才增加補強桿.

初期是要加價購

套句樓主用詞

krispykremeII wrote:
每次看到一些打手文
亂散播錯誤的資訊
實在看不下去

Dwing wrote:
裝在 Altis 上...(恕刪)


那你以為他是補強啥?

再回你一個

VW Vortex 討論原廠 Sway bar-

看到沒有那個瘦小的鐵桿就是原廠號稱的 Rear Sway bar



繼續


krispykremeII wrote:
每次看到一些打手文亂...(恕刪)


樓主是想表示

故得証:
Altis的懸吊比Golf更高級更優異
底盤表現當然不可能比較差

這樣嗎

大呆群 wrote:
果然是睜眼說瞎話騙騙...(恕刪)


Golf 1.4 TSI 用的彈簧磅數跟減震桶都比 Altis 硬
所以操控在 Altis 之上
(但也沒好到當鋼炮地步)

但這不代表
它的設計比較高級
事實上 VAG 就是把 Sway bar 給抽掉了

kecon2300873 wrote:
樓主是想表示故得証:...(恕刪)


重點是
懸吊設計根本沒差別
那這個做文章根本是無知

每台車因為市場訴求造成搭配的懸吊設定都不同
所以才有不同的特性
並不是設計先天上不足
事實上就以設計來講
Altis 就是比 Golf 1.4TSI 強

只是搭配的磅數跟減震捅不同
一台舒適的房車
本來就是搭配較軟的設定
駕駛超過這台車市場訴求的先天底限
翻車本來就是自己的錯

如果你想要的一流操控
那舒適性就要犧牲
而不是講一些根本就是錯的概念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