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 wrote:又歪樓~如果你能正確分析相信很多人同意你



我最後不是認了

你跑出來補槍嗆聲是很強?

文看一半嗆聲還理所當然?

還在那邊自爽 好笑

一直跟我不對題

而且厲害的是A大和m大

我最後也認同他們的說法

不知道有那個人跳出來嗆幾點的

都已經結束了





更何況很多東西貼的網址就有

出來嗆聲就要我貼

你那位?

自己不會看嗎?

口氣不會好點嗎?

連樓都沒看完要你爬文或許太困難了
你要的優缺點對話中都有提到
是爬文爬去那了?
還是只會嗆聲?

cooleye wrote:
簡單一點說,1.扭力...(恕刪)


都不對
扭力樑結構很強,比起麥花臣強度高多了,它幾乎是永不損壞的
怎麼會是避震器當作連接點呢?
你要不要在去看一下圖

橫桿就是提高扭力樑的抗扭拒強度,也就是讓左右懸吊更不獨立,同手同腳
所以會加劇左右大力搖動車體的反應
獨立式懸吊雙A麥花臣多連桿,防傾桿加太粗一樣的反應
meridian wrote:
所以彈簧跟阻尼一起加硬就好了?
還要考慮到震動頻率的問題
太快太慢都會不舒服
太快就如機車的彈跳感, 太慢就像開船...(恕刪)
]
就是在升級筒身和彈簧的增強比例時,代入阻尼比公式出來最好接近0.7會最佳...

那代入的阻尼增強比例是看避震的rebound damping的值就可以了嗎?
yyyfu wrote:
]就是在升級筒身和彈...(恕刪)

主要是rebound就可以了
市售車原廠/改裝運動版避震器bump都很低, 通常都僅有rebound的1/2~1/3
這是為了顧及行車舒適度
而前輪rebound damping ratio可以高一點, 到1也可以, 車頭指向比較不會有模糊感
因為bump damping ratio通常不高, 假設只有0.3, 那totoal damping ratio也只有0.65而已
後面為了顧及舒適度, rebound/bump都不要太高, rebound damping raito 0.7算是ok的

yyyfu wrote:
這樣new sr 籃...(恕刪)

如果原車damping ratio已經是0.7
那阻尼提升80%的結果就是, 彈簧要提升1.8^2 = 3.24
也就是彈簧要是原本三倍硬, 才能維持阻尼比0.7

如果原本阻尼比是0.5, 那提升到0.7需增加40%阻尼
那SR提升了80%阻尼, 又要維持阻尼比0.7, 那就還得把彈簧增加65%


meridian wrote:
那SR提升了80%阻尼, 又要維持阻尼比0.7, 那就還得把彈簧增加65%

彈簧加強到65%,那不就會變很硬,舒適都沒了

而阻尼比雖維持在0.7,但彈簧硬,會不會變成遇坑是硬晃
yyyfu wrote:
彈簧加強到65%,那...(恕刪)

所以沒必要堅持阻尼比0.7啊
像上面那個case, 如果阻尼比0.9, 那彈簧不是都不用改了?
但兩種設定感覺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彈簧跟阻尼搭配本就是門學問
並不是像很多改避震器的車友認為軟硬可調避震器只要調軟阻尼就能適合大多數人

meridian wrote:
彈簧跟阻尼搭配本就是門學問
並不是像很多改避震器的車友認為軟硬可調避震器只要調軟阻尼就能適合大多數人

+1
2014 Altis
來源: 和泰+01強力行銷






看起來底盤應該是一模一樣~~

紅色小草 wrote:
Artis的底盤1....(恕刪)

紅色小草 wrote:
Artis的底盤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攝於台灣 新營休息站
.................................................................................................
這樣的底盤好嗎?.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