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WK wrote:
5米以下民用車輛在NCAP...(恕刪)

我的LC200 原廠好像只有4.95米,只是我頭/屁股--有防撞改裝...大約長成5.3米


之前330樓,我已經貼過了,真的不用提那些承載式車體,沒有一台扛的柱,就算你是XC90,一樣擠爛。

而且很多人貼的車禍狀況,吹噓得多好聽,多安全........都是有彈開洩力,不是直接夾住/卡住(最後還需要救援人員破壞/剪車體,人才出的來),還有那種小轎車,什麼鋼?? 更不用提了,拿出來被人家看笑話 。跟我330樓貼的,完全不是同一等級"撞況"。100%夾死,承受100%的撞擊力,完全沒有經由彈開的動能轉換過程洩掉大卡車撞力道。

要挺過卡車非承載結構的衝撞,至少也要類似結構~~非承載式,你才有機會可以賭一下活命的機會。

https:/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6309642&p=33#80873671/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6309642&p=33#80873671
上述330樓這一台LC200是原廠未改,未強化過,原汁原味,而且還是低階的中東乞丐版,77萬人民幣

台灣目前一般市場接觸比較多,也會認為海力士非承載結構,應該可以挺過去。其實就算是一樣非承載式車體剛性還是差異很多,看看我前幾天去實拍的海力士單箱非承載結構照片。大樑鋼材厚度目測大約3MM製作。跟我330樓貼的LC200 鋼材厚度5MM-10MM, 差很大,海力士整體成型的厚度也大約2/3而已,最屁股的尾樑也沒有,需要用螺絲鎖拖車拉桿充當,所以也不是說每台非承載結構都能這能耐挺得住卡車的攻擊。(我個人認為海力士也撐不過330樓大卡車的撞擊,但是還是很輕鬆地把其他承載結構小轎車,當成自己的潰縮區~~~~這種說法,也就是V粉最愛說的)






從頭到尾,根本不是什麼日系車/德系車哪一台撐得住,純粹是你的荷包稱不撐得住......問題而已。歧視日系車,那你也可以去買美系車福特 F250-F650應該都扛的住,凱迪拉ESCALADE 的SUV......很多都有機會活命,只是要花很多錢。肯花錢,讓水貨商想辦法。
hsnu786 wrote:
我的LC200 原廠...(恕刪)


https://youtu.be/kWxLQcT9HH4

豐田與福斯高速對撞測試後拆解車體,真相就在裡面。
阿哲啊 wrote:
T牌L牌同集團,防撞鋼樑的本質上不會差太多
預算不夠的狀況下
選RAV4很夠了

要真的安全還是選XC40
不過預算不夠只能買中古(恕刪)


只能說差多了...一個國產...一個進口...

有豐田信仰Altis換Rav4,那不如換二手的rx350,至少在北美這台車已經連續好幾年被評價為安全性可靠的豪華SUV...
hsnu786 wrote:
我的LC200 原廠...(恕刪)


請勿以自己一般觀點來下論其他車廠的設計,還作為風險評估並將他車廠下結論.
因為您不是該原廠汽車結構設計師.

不是只單單看那幾隻樑多幾根、多粗、車身多長..車身結構弱裝一堆高剛性樑並沒有幫助..

還要包含座椅人體防護設計、安全帶設計、主被動的搭配、車頭車尾高度、樑與高強度車身結構搭配、最後潰縮後人員推擠後生存空間..
equitable wrote:
請勿以自己一般觀點來(恕刪)

別人都撞給你看,而且還是真正大貨車夾殺,只因為是掛上TOYOTA的牌子,就不願相信。如果換上"德國牌子"或"瑞典牌子",應該立刻變成好棒棒。

不要讓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

在美國市場上TOYOTA的LC200要賣到9萬多-10萬美金,美國車子便宜的很,XC90好像5-6萬就買的到。這種非承載式車體理所當然強壯很多,屌打一堆承載車體的車。

其實,不懂車的人眼裡看他只是一台休旅車,其實我平常當是家庭休旅車,需要的時候搖身一變是小台聯接車頭。原廠規格可以載+掛拖 總重接近7公噸。因為我有去合法小改升級懸吊系統,其實可以合法掛到7噸以上。(完全不動車體大樑底盤,不強化,只要升級懸吊避震與安裝拖桿的重量分配平衡器,可以直接合法最大7.95頓,但是牌照稅也會因為可乘總重量加大,變貴一些)

只是我平常出門最多只載到總重4噸多一點,子母車長10公尺而已。4噸多而已,超好開,還很有力。

這種等級的車,多數人當然無法理解,LC200 10萬美金車價,進到台灣就是快500萬台幣的LX570了,平常油耗1L/5KM,掛到4噸多的小聯接車模式,立刻變成1L/4.5KM(長爬坡更慘剩4KM)。即使在國外也不是很多人開得起這種等級的車。台灣人聽到這油耗就嚇死。

其實這種類型非承載車型的車+大引擎+大噸數的承載/拖曳能力==家用聯接車頭。不期望多數人能懂,因為在台灣,連路上看到種休旅車(家用拖車頭)的機會都很低....................而且也買不起,養不起。

PS:我看過LC200最多有人經過合法大改,合法領牌,最多弄到載+拖掛11.5噸總重(駕駛者要有大貨車駕照才可以開),如果車身結構不強,不要說等著被別人撞,自己車體早就被11.5噸的重量壓到變形或斷軸了。只是天生原罪就是掛了TOYOTA的牌子。

多少台各廠牌的原廠承載結構車輛,總重可以破7噸??,不要說被撞,沒大樑的車加掛到7噸總重,自己就先變形了!!

只有這種等級的車,才有機會在面臨大貨車真正夾殺到卡死的狀況下,存活下來。其餘承載式車體的車........就看祖上有沒有積德了。
hsnu786 wrote:
只有這種等級的車,才有機會在面臨大貨車真正夾殺到卡死的狀況下,存活下來。


〉〉〉

我今天去服務廠拿車上的東西

把母親過去每年進香

祈求平安的香火袋取下

掛在新買的車上


舊車子已經完成報廢

廠長説,我真是幸運

在42噸砂石車追撞,加上推撞貨櫃車下

人還沒事


網友説的沒錯

有梯形H型大樑的分離式底盤車輛

保護我車體

沒有變形及潰縮太嚴重

事故後,前座車門還能正常開啟

但是引擎丶變速箱

就整個遭擠壓破裂



車款系列真的還是大推納智捷了

M7 U6建議都去試開

打滑機率真的低 底盤跟整個車身調配就是穩

國產車的驕傲
+1
說得對極了,舉例也很實際

可惜,許多人受限於自己狹隘的見識與有限的經驗
還有不佳的語言能力
總是你把原文資料攤開端放在其眼前
他仍是視而不見顧左右而言他

不懂?還是不想懂?或許只有當事人自己心裡清楚
夏蟲不可語冰,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hsnu786 wrote:
別人都撞給你看,而且(恕刪)
+1

人平安是最重要的!

重視安全的你,新車改買哪一款呢?
escudolin wrote:
掛在新買的車上
MBUSA wrote:
重視安全的你,新車改買哪一款呢?

〉〉〉

我過去選擇車輛

最重要的是要有4WD 加力箱

有4WD的車子

通常就會搭配上述的車體結構

以應付較困難的環境及路況


這次事故

因為我的車子已經19年

保險公司最後包含體傷

只賠15萬元(含殘體)

我在這個額度,又買了一台同樣的車

最近陸續整理車子

使之符合我使用的標準



買大排氣量的汽車,市場折舊高

是最經濟的方式


市場上的新車

我大概會考慮 land cruiser Prado 2.5

但要花太多錢


看能不能撐到下個電動車世代

再來換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