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us wrote:
非機械系畢業 看不...(恕刪)
您把避震器懸吊的軟硬設定,當成了底盤好壞的判定標準了.
Altis只是舒適的調教,
至於那些說開一開就能知道底盤好壞的,它們適合去開go car,對他們來說, go car底盤最好.
krispykremeII wrote:
偷料是你我說了就算?
還有你要證明
RCZ 用 Altis 的彈簧跟減震筒
操控還是一流
因為沒偷料?
Torsion beam axle 實際上來講在某些方面有操控上的優勢
讓一台車的後兩輪可以維持在同一平面
不會有後輪失控現象
對 RCZ 這種車頭重跟大輸出前輪帶動
是很好的選擇
但 RCZ 操控好還是因為其減震筒跟彈簧
如果你讓 RCZ 用 Altis 的彈簧跟減震筒
RCZ 也是半斤八兩的
Torsion beam axle 厚度只會增加兩輪互相得穩定性
並不會減少 body roll......(恕刪)
krispykremeII wrote:
每次看到一些打手文
亂散播錯誤的資訊
實在看不下去
先看一下所謂超薄的後懸弔
這是歐規 Golf 7 代入門車款的後懸弔
跟 Altis 同樣都是 Torsion beam axle
最好笑的是
所謂操控的歐系車廠
居然連 Sway bar 都省了
這是國產的 Altis 的後懸弔
可以看見國產的 Altis 還比 Golf 7 多了被大家罵的 Sway bar
嚴格上來講
Altis 的避震設計實際上比 Golf 7 1.4TSI 還來得高級一點
再來所謂的跳石漆
我覺得這點更好笑
把喜美因為避震的跳石漆噴沒噴好變成是多工
笑掉大牙
這是一台 600 多萬的進口車
可以看到除了多裝了防熱墊片(因為這台車是台性能車, 排氣過熱)
油箱也是用車體本身的電鍍鋅底層漆
事實上來講
Altis 跟上面那台性能車
根本不需要多加 Epoxy 的跳石漆
因為車體的電鍍鋅底漆就已經遠比後來加上的跳石漆更強化許多
最後一點
開車死轉方向盤
就連 ESP 也救不了駕駛
更何況是一台搭配軟避震的家庭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