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anpiprod wrote:
和泰婉君會告訴你你...(恕刪)


不必等下輩子投胎到美國,這輩子可以選別台。馬6就是其中一個!
覺得16"的輪圈沒啥不好
17"換胎較貴舒適性也差
台灣的路況其實15" 16"較好
對速限只有120已經很夠用了
我先對外型說一句心裡的真心話:給我美規車頭.

我才對價錢說一句心裡的真心話:這是國產進口車.

其實,台灣市場就怎麼大!
結論:汽車工業不適合在台生產產業!
整車進囗搞不好車價、安全、性能...等都能到位!
看到Mazda的濱江新廠 讓我有點心動
和泰真是高招,一舉漲到足,然後賣不好,順理成章也不玩了,到了8代開始改進口導入再以現行的天價降個一兩萬,到時候大家覺得國產價進口車,一定又是狂賣的!反正這一代改的怪裡怪氣的,乾脆把生產線讓出來給collona X當作未來1.8油電車,補77萬到89萬的價錢帶,和泰行銷太聰明了都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把Camry 這個價格帶清空了,才不會自家產品比較自家產品!
放心啦!這台一定還是賣的嚇嚇叫
現在這級距只有他有國產,老神在在啦!
其他同級距都採進口了,台台破百萬。
和泰表示ESP可以吃嗎??好吃嗎??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9245016-1.aspx

側廉氣囊很重要的,尤其車子最脆弱的部分是側邊,全家人就在車子上,
如果經費許可,6氣囊還是給它到位就好。
小黃狗的春天 wrote:
側廉氣囊很重要的,尤其車子最脆弱的部分是側邊,全家人就在車子上,
如果經費許可,6氣囊還是給它到位就好。
說到在後座的家人與側面撞擊,個人認為8氣囊才是基本的而不是6氣囊,因為氣簾保護不了頭部以下的部位。

可惜所有的主流撞擊測試都不測後座的側面撞擊,因此市面上絕大多數有後座的車款(包括許多高級品牌的進口車款)都仍停留在6氣囊的階段(反正對撞擊測試分數沒幫助),後座的乘客也因為沒有後側氣囊的保護而在側面撞擊中身體受創的可能性大增。

Camry Hybrid頂級款雖然不便宜,就我所見卻仍是在台灣有後座側面氣囊的車款中最便宜的,不知道有沒有口口聲聲說在乎家人安全的人注意到這點?

blhsing wrote:
快笑死了,就說撞擊...(恕刪)


我承認看錯了,
原來是說從後座椅子旁邊伸出來的小氣囊,
這東西連Benz都沒在裝的,
的確是我的疏忽,
跟您道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