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油電車決對不能買!


nanoitx wrote:
所以若是固定上下班會塞車的話,早上出門前,應該前一晚就要先把"電池充飽"~~~讓"純電"的電力可以開比較長的距離對吧! 若是市區上下班塞車時還得"燒油充電"的話,那油耗就不好看了!(恕刪)


錯,電池有些電的好處是,可以安靜的偷偷地溜出門,不易被發現.

PRIUS C 手冊上說,充滿電池可以用電行駛約兩公里.

所以,不管電池充多飽,用電行駛約兩公里.


如果在並接一顆大電池,應用電可行駛約四公里.

但多了一顆電池重量,與要更多的時間來充兩顆電池,

所以,這些因子,應該是有計算與實驗過罷?



nanoitx wrote:
所以若是固定上下班會...(恕刪)


能量轉換是一定有損耗的,在家燒油充電和在路上塞車燒油充電是一樣的。

燒油充電>>電動馬達轉換電能>>電池充電>>電動馬達轉換動能>>輪胎,
消耗掉的能量絕對遠比引擎直接輸出動力到輪胎,油電車省油是靠煞車動力
回收充電,而這時一般油車只能煞車轉換成熱能消耗掉動力,回充回來的
電力就可以用來低速低負載行駛、輔助引擎的動力及其他設備的電力。

有必要在家先"充飽電"的油電車,是"插電式油電車PHEV",充飽電可以
行駛數十公里或以上,而Toyota一般的油電車,他的"大電池"相對PHEV是
非常小的,而且為了壽命設計僅能在40%~80%之間充放電,也就是這顆不算
太大的大電池,只有40%的蓄電量可以用之下,純電只能跑幾公里(個位數),
但是靠著停止時引擎熄火(可以正常吹冷氣,不是怠速熄火沒冷氣那種),
加速或上坡輔助引擎動力等等因素,讓像是RAV4可以由2.5升10KM/L左右的
平均油耗,變成RAV4 Hybrid 2.5升 15~16KM/L的油耗。
油電車省油來源,主要靠阿特金森引擎的轉換效率比一般引擎好,以及下坡或減速時的能量回收到電池,能量再利用

要用電池馬達來省油是不可能的

汽油->引擎->動能->發電機->電池->馬達->動能
這一連串能量轉換損耗很多,多此一舉

加速時,汽油->引擎->動能,
(汽油使用效率比一般引擎好)
減速時,動能->發電機->電池
下次加速時,可用能量就多了電池

電動馬達也是用來輔助阿特金森的弱點,順便補足低速扭力
+1 我第一台就選他 後悔 高速異音 查不出來 沒比較省阿 笨重死了

Jedsxohe wrote:
只有第一句話對,其...(恕刪)


維基自己爬爬吧, 如同我說的, 看電機介入的時機與方式

混合動力車輛的分類方式有三種:

依動力來源分類:
油電混合及柴電混合
燃料電池、電池混合
液壓動力混合
多重燃料混合

依傳動配置分類
並聯式
串聯式(增程型)
全面混合動力(混聯式)

依混合程度配置分類
輕度混合動力
中度混合動力
重度混合動力
插電式混合動力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B7%E5%90%88%E5%8B%95%E5%8A%9B%E8%BB%8A%E8%BC%9B
看別人不順眼, 是自己修為不夠
ik0306 wrote:
維基自己爬爬吧, 如...
一般是起步低速吃電, 高速吃油, 所以油耗高速跟油車一樣,

除非高速馬達也會介入才有比較省(恕刪)



豐田的油電車吃油或吃電或都吃, 低速還是看你油門踩多大力而定,故意都踩小力用馬達跑省不到油,更別說高速用馬達跑了,

如上面幾樓大家說的,汽油生電給用電動馬達,能量轉換多了幾手反而耗油

高速用油,除了因為ecvt構造,也因為阿特金森可以運轉在較有效率轉速,
也多維基一下什麼是阿特金森吧

油電車最大的觀念錯誤,就是以為用電動馬達就可以省油

ik0306 wrote:
每家的油電車驅動方...(恕刪)

油電車要省油只有一個原則.引擎為主.電動馬達為輔.
所低速行使只用電動馬達不會省油.而是更會耗油.
依照PRIUS 4來說.
高速行駛時雖然引擎發動的時間較多.
但是引擎發動時間如果動能夠那時的時速所用.
就會將一部分得動能轉換為電能儲存於電池之內.
放鬆油門車子滑行或煞車時也會將動能轉為電能儲存.
待電池充電到一個程度時.就會啟動電動馬達輔助引擎.減少引擎的負擔.達到節省油料.
這之所以為何PRIUS 4在高速公路上跑還會約有25KM/L的油耗表現.


油電車本來就定義是過渡期的產品.

就算是純電車,說得再好聽,也不過是把污染集中到發電廠去,
燃煤或燃氣發電廠,效率也不是百分百,最新燃氣聯合循環電廠也就50%,
再高壓輸配電送到家,線路損耗,升降壓損耗...
也就跟現在內燃機的效率沒差多少.
而且電廠啟動就一直轉下去,也不能說電耗得少就少轉一點,
除非再搞個抽蓄電廠(有多餘電力時去抽水到高處,
等用電尖峰再把水放下來輔助發電)

要就核能電廠成本/污染/效率就高一點,
但廢料及核事故風險要考慮.

太陽能現階段就算了,光生產太陽能板的污染就夠頭痛了,
再來電量少,陰天跟晚上沒得發電,除非再配大量的電瓶
來平衡發電,那成本跟污染又更高.

水力發電相較算還不錯,大陸就願意砸大錢蓋三峽大壩,
但也要剛好有那地型可以蓋!台灣想蓋那樣規模的,就不要想太多了!

等後面有技術突破,比如太陽能板效率拉高,有太陽車子就可以跑,
就像桌上型計算機因為技術進步耗電少,少到裝個太陽能板有光就足夠供電,
連鈕扣電池都省了...或是電池技術有大容量安全污染少的出現,
石墨烯-鋁電池之類的,或氫氣或燃料電池等等.

現階段的能源產生/技術/成本...我還是油車加減開算了!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Pink Floyd wrote:
油電車本來就定義是過渡期的產品.

大概10年前就有人在說油電只是過渡時期的產品了...近7年前Camry國產油電剛出現時,這樣講的人多的是....以目前的發展狀況看起來,油電是過渡時期的產品沒錯,但是這過渡可能一拖就是20年跑不掉,尤其以台灣的電網建設、住宅類型各種層面來看,這個過渡時期可能會維持30~50年之久(以CH剛上市的2012年來算)...想要快,唯一的可能應該只剩阿共侵占成功然後直接以黨說了算的方式剷平台灣現有的一堆老舊公寓改新大樓(黨說地是國家的就是國家的你敢嘴?),然後全面鋪設充電樁,這才有可能
台灣有車的人,應該有超過70%甚至80%無法解決自家充電的問題,所以要用純電取代油電,只能指望政府或廠商設置充電站...然後台灣現在連停車位都不是很足夠的情況(台北及新北許多地區則是根本不夠用),充電站的場地去哪生?直接用現有停車場改充電站停車場?以台灣人的習性,到時候充電停車格停滿汽油車的情況絕對不少見
Pink Floyd wrote:
油電車本來就定義是過...(恕刪)


別在扯電廠了 很膩阿
人家有能力的 特斯拉都不知道開幾年了,還在扯什麼電廠汙不汙染,
就都不要用電 吧

電化的好處一堆,很多人自己沒那個環境,或經濟不允許,就用自己的環境在幫別人思考適不適合電動車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