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fle65k2 wrote:
1989年讀國中時,我爸牽了一台美製的TOYOTA CAMRY 2.0 DX,馬力大概120匹上下。大學時開著它上山下海,感覺很沒力,爬個坡還要把冷氣關掉,有時候還要靠邊開讓後面的車子先過。...(恕刪)

看一下我2012年的回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2946276#38547426

其實Camry二代雖然很弱, 比現在1.5L的車還弱, 但敢踩的話還是可以快的起來, 真的是敢不敢踩而已
唯一上不去的是像山上人家, 數碼天空這樣的地方, L檔油門到底還爬不太動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 無論是自然進氣還是渦輪增壓, 只要是汽油引擎, 最高效率引擎轉速都會落在2500~3000rpm左右
最高效率引擎轉速紙的意義為何?你可以再請教熟悉熱力學朋友解答。你把最高效率跟省油轉速畫上等號,這道理是對還是錯呢?

<<所以以自然進氣而言, 小車1.2L, 大車1.8L, 中型1.5L, 這就是對台灣用車環境最有效率的引擎容積
如果這是你選車的標準,那是沒問題的。但看看全世界各大車廠(包含台灣現況),與事實相符嗎?


<<以下是日版Sienta 1.5L純油版所搭載的引擎與其BSFC map, 可以看高效率區在1500~3500rpm左右
2NR-FKE是一顆TOYOTA新世代的熱效率引擎,比同樣1.5引擎更省油更低汙染,很可惜的是印尼版sienta沒有搭載,台灣新改款的yaris跟vios也沒有。台灣版sienta 呢? 可以期待,但不要過多奢望!

<<所以其實1.5L很夠了, 在台灣開車有多少機會可以超過3500rpm呢?
<<如果搭了一顆2.0L引擎, 卻導致大多數時間引擎轉速都落在1000~2000rpm之間, 結果反而比1.5L更耗油
<<切記並不是轉速低就省!
你可以試著按照你想像開車,但TOYOTA的新車種現多改用CVT變速箱,除非改用手排模式拉轉述,不然行車電腦會自動切換變速箱,讓轉速降低,這也是近日改款後的vios各大汽車網站測試跟車主體驗可以達到20km/L的驚人數字了,TOYOTA為何這麼做?其道理值得你去發掘!

不好意思!我認真回覆你了!


meridian wrote: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恕刪)

prayer99 wrote:
1.最高效率引擎轉速紙的意義為何?你可以再請教熟悉熱力學朋友解答。你把最高效率跟省油轉速畫上等號,這道理是對還是錯呢?

2.如果這是你選車的標準,那是沒問題的。但看看全世界各大車廠(包含台灣現況),與事實相符嗎?

3.2NR-FKE是一顆TOYOTA新世代的熱效率引擎,比同樣1.5引擎更省油更低汙染,很可惜的是印尼版sienta沒有搭載,台灣新改款的yaris跟vios也沒有。台灣版sienta 呢? 可以期待,但不要過多奢望!

4.你可以試著按照你想像開車,但TOYOTA的新車種現多改用CVT變速箱,除非改用手排模式拉轉述,不然行車電腦會自動切換變速箱,讓轉速降低,這也是近日改款後的vios各大汽車網站測試跟車主體驗可以達到20km/L的驚人數字了,TOYOTA為何這麼做?其道理值得你去發掘!
不好意思!我認真回覆你了!...

1. 舉例來說, 同樣的駕駛環境下, 熱效率36%難道會比熱效率33%耗油? 盡量讓引擎運轉在2500rpm左右肯定是最省油的, 但是每顆引擎輸出功率不一樣, 1.0L自然進氣即使踩到2500rpm還是沒力, 3.0T踩到2500rpm可能在大多數情況都太有力, 選擇適合動力輸出的引擎才是省油的不二法門, 以台灣的路況就是1.2~1.8L自然進氣即可

2. 你知道日本Noah這樣的車(比Wish還大), 配的是1.8油電系統嗎? 為什麼日本人夠, 台灣人卻不夠呢? 難道台灣人開車更兇猛? 就我的感覺, 台灣人開車比日本人斯文多了, 只是屢屢會有少數人因為前車太龜, 然後就進入爆走模式, 這不代表台灣人對動力需求很高, 而是應該叫那些開車很龜的人開快一點, 進入爆走模式的人就會變回正常模式了, 其實我們對動力的要求真的沒有很高

3. 肯定是2NR-FE, 也就是Vios的引擎, 頂多台規特化版搭Altis那顆2ZR-FE

4. Toyota的變速箱算很聰明的, 只要你敢踩油門, 拉轉還蠻快的, 有興趣去開開看Fortis 1.8L, 你會覺得比Toyota的1.5L還沒力

prayer99 wrote:
最高效率引擎轉速紙的意義為何?你可以再請教熟悉熱力學朋友解答。你把最高效率跟省油轉速畫上等號,這道理是對還是錯呢?...(恕刪)

再詳細講解一次
假設某台車有兩顆引擎可選配, 一是2NR-FKE 1.5L引擎, 另一顆是2GR-FSE 3.5L引擎
BSFC如下:
2NR-FKE


2GR-FSE


在某個非常常見的情況, 譬如綠燈起步, 需要的動力大約是25馬力
搭載2NR-FKE引擎的車子引擎轉速會達到2230rpm (算法: 25hp x 715 / 8kgm = 2234rpm)
搭載2GR-FSE引擎的車子引擎轉速只需要1200rpm (算法: 25hp x 715 / 15kgm = 1192rpm)

由上兩張圖可知
2200rpm, 8kgm動力時, 2NR-FKE效率225g/kwh, 也就是37%
1200rpm, 15kgm動力時, 2GR-FSE效率260g/kwh, 也就是32%

請問32%熱效率的引擎要怎麼樣才能贏過37%熱效率的油耗?

跑高速公路時速100僅需20hp, 時速100爬三義坡僅需50hp(假設車+人重1500kg), 1.5L引擎都還能在省油區間內
無論如何, 在台灣只要正常踩油門, 1.5L動力都已經很夠用了
台灣人大多數怕的是拉轉的引擎聲, 覺得會很耗油, 結果大多買了動力過剩的車款

meridian wrote:
台灣人大多數怕的是拉轉的引擎聲, 覺得會很耗油, 結果大多買了動力過剩的車款


講的太好了.

我就是從200匹的1.6渦輪車換到120匹 1.6的自然進氣車, 一般行駛一樣很好用.
載五個人拖不動? 不會. 轉速上去就好, 只怕你不敢踩.

200匹從來沒有全油門過, 甚至油門踩一半的機會都很少, 根本浪費了.
當然, 有些人有馬力需求, 但是一般人應該跟我一樣, 就代步而已.


TC

prayer99 wrote:
<<但是你可能不知...(恕刪)

再補充一條, 很多人都以為轉速低就是省油, 但這是大錯特錯的, 除上述講過的引擎動力差異外, 同一顆引擎也可以優化出不同的油耗

再以這張圖來解釋



圖中的虛線是等輸出功率線, 手排車的話, 可以自由使用不同的檔位來達成需要的動力輸出
那麼檔位越高轉速越低 = 越省油?
未必
以這張圖來說, 你可以看到三條等輸出功率曲線的狀態, 只有輕負載那條使用最低轉速會省油, 其他都是要降檔拉轉才會省油
所以重點是在於前面所講過的, "引擎是否有運轉在高效率區間?"
而自排車不需要人工來選擇適合的檔位, 電腦邏輯已經算好最省油的檔位了, 使用者唯一要選擇的只有日常所需的動力大小
選一台3.5L Camry來上下班塞車, 引擎永遠也達不到高效率區間, 縱使轉速低但有省油嗎?
然而1.8L對大多數人而言都已經動力過剩了, 還是會有很多情況達不到省油轉速
所以Toyota才會研發出油電系統, 引擎啟動就直接達到高效率轉速, 而低效率轉速的區間就給電動馬達發揮

希望打了那麼多, 你對用車環境與車輛油耗的關係能有更多的理解

meridian wrote: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 無論是自然進氣還是渦輪增壓, 只要是汽油引擎, 最高效率引擎轉速都會落在2500~3000rpm左右
所以以自然進氣而言, 小車1.2L, 大車1.8L, 中型1.5L, 這就是對台灣用車環境最有效率的引擎容積
以下是日版Sienta 1.5L純油版所搭載的引擎與其BSFC map, 可以看高效率區在1500~3500rpm左右
所以其實1.5L很夠了, 在台灣開車有多少機會可以超過3500rpm呢?


T牌神A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巡航,轉速只有一千多轉,電腦顯示平均油耗逼近20km/l。
我老婆的老VIOS,高速公路上以100km/h巡航,轉速兩千多轉,油耗頂多每公升14~15km。
我的1.6手排吉普車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巡航,轉速飆破三千一百轉,油耗只有每公升11~12km。

假如我開的是神A,要追求所謂的〝最高效率引擎轉速〞,把引擎摧到2500~3000rpm左右,那跑起來時速應該快150公里了吧!
安全配備不足又沒經過撞擊測試,還是不要玩的好。

rifle65k2 wrote:
T牌神A在高速公路...(恕刪)


你沒有經濟時速的概念

通常都是80 90 最省

太高風阻大 反而 不會比較省
rifle65k2 wrote:
T牌神A在高速公路...(恕刪)

你果然有看沒有懂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例子存在的變數有三四個
例如風阻,變速箱,車齡,都存在很大差異
這樣你怎麼看得到真正的結果
meridian wrote:
你果然有看沒有懂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例子存在的變數有三四個
例如風阻,變速箱,車齡,都存在很大差異
這樣你怎麼看得到真正的結果



我大學和研究所都是讀文史的,你寫的文章和貼的圖表我真的都看不懂,但其實也不需要懂。
假使你的論點有錯,我也無從發現和反駁,畢竟這不是我專精的領域。
假使你的論點是對的,你也沒辦法去說服這個世界,說1.5自然進氣引擎已經〝非常夠用〞!
一般人開車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油門踩下去的回饋,不需要去懂甚麼艱深的原理和知識,排氣量越大力道就是越足。(這個誰都無法反駁吧!不要去拿古早的引擎來做比較。)
我老婆開了一二十年的車,她卻連引擎的〝排氣量〞是什麼意思都不清楚(相信很多女生都不知道)。她開過幾款車,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排氣量越大力道越夠,小馬力的車子開長途,駕駛比較容易疲累。
你的論點或許是精闢正確的,但小弟不知是天資駑鈍,還是才疏學淺,和我二十幾年來開車的經驗完全相左,TOYOTA做給我開的車子,不管是1.5還是1.8,大腳踩拉轉速還是一樣沒力(可能我家買到的是車王)。我第一個服務單位在海拔1600公尺的山區,時常要跑山路爬陡坡,1500cc的車開冷氣又載人,就算你狂拉轉速,遇到大車還是要靠邊閃。
你問我1500CC的車夠用嗎,說真的絕對夠用,至少從A到B它也很盡責的完成任務,但開起來覺得好累呀!
如果你的論點可以改變01鄉民們的想法,認清我們之前開1.5升以上的車子都是一種浪費行為,進而認同Sienta搭載1.5升引擎是佛心來著的,那就真的功德無量,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