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買不起PRIUS,想為環境盡一份心力,變成一種夢想!

shingo-ism wrote:
個人認為不需要為了一...(恕刪)

CP值對每個人來說是不一樣的,
你所舉例的車都是比較注重操控性的車,
看來PRIUS3真的不太適合你。
請問這2台進口車的配備哪台比得上PRIUS3。
Ford FocusTDCi確實是部好車,
只是一台國產一台進口。
我只能說,
台灣很多都是地下停車場,
當你在地下停車場走路的時候,
你希望是一台柴油/汽油車從你旁邊開過去呢?
還是一台安靜又沒廢氣的油電車開過去呢?
不要會錯我的意思,
我也很喜歡Focus TDCi,
也衷心的覺得這台車可以看出福特的進步,
但是,
進口跟進口的比才有意義,
國產跟進口比就比較不一樣了。
twncbt wrote:
台灣一年可以賣幾台車...(恕刪)

所以大大您所說的"全配"實際上是缺少許多東西的,
以小弟的認知是要所有的選配都上才稱的上"全配"。
不論大大是以日規還是北美規甚至於是歐規做為比較對象,
少一樣Prius可以選搭的配備就稱不上"全配"。
您提到"若是PRIUS3連有錢人都不買單了"這句話,
也許真正有錢的人對TOYOTA這個品牌甩都不甩。
何況真正有錢的人也不見的會買車,您說是吧。
還有,我也不認為TOYOTA有偷配備,但不贊同什麼配備都不能選擇的綁標做法。


asoma wrote:
沒有不快拉
反正...(恕刪)

買車真的要挑符合自己需求。
會注意Prius也是因為他的安全性還有油耗與減少炭足跡。
只要大眾運輸工具建設完善的話,把車子賣了都來不及了更別談換車了。



twncbt wrote:
CP值對每個人來說...(恕刪)

CP值的確與個人價值觀有很大的關聯,畢竟每個人考量的部分不同。
操控性的確很重要,但對我而言不是絕對。
我也沒有進口車迷思,但舉個例子來說國產的安全防護的確不足。
2009年了,要求六氣囊會很過分嗎? 但國產車有多少車款可選呢?
想減少炭足跡,怠速時0廢氣排放的Hybrid車款也沒有國產車在列。
等中國大陸的Hybrid車款進入台灣市場時,那時就有"國產車"可選了...
shingo-ism wrote:
所以大大您所說的"全...(恕刪)

我贊成大大所說的綁標式的作法確實是有待商榷,
但是在商言商絕對是理所當然的.
台灣人重視的是配備,
不是產品的本質,
一台陽春的進口車或許會有人買,
但是有多少人買就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如果80%的消費者要的是豪華版,
身為廠商,
為什麼要花一樣的心力在20%的人身上?
這是一台進口車,
有MOQ限制的,
不是一台國產車可以靈活調度生產線.
而且3代跟2代的價位相近,
卻多了很多配備跟進步,
我實在不知道這台車貴在哪裡?
引用大大的話:2009年了,要求六氣囊會很過分嗎? 但國產車有多少車款可選呢?

6氣囊在討論範圍嗎?
如果你要6氣囊的話,
PRIUS3不是有7顆氣囊嗎?
不太了解大大這段的重點在哪裡.
是希望和泰可以國產PRIUS嗎?
如果連進口都賣不好了,
應該沒有廠商敢國產吧.
twncbt wrote:
我贊成大大所說的綁標...(恕刪)

time will tell... (數字也會說話)
和泰的價格策略是否正確和銷售目標能否達成就交給時間吧!
拙者表達能力差... 六氣囊那段大大不知重點在哪的話就當我沒說吧。
shingo-ism wrote:
time will ...(恕刪)

我敢說PRIUS3在台灣不會賣太好,
看看PRIUS2的表現就知道了.
6氣囊那段你是表示希望國產focus也可以有6氣囊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
我想這天還很遙遠,
不是車廠不想給,
看看Fortis7顆氣囊賣的怎麼樣了.
就知道這是消費者根本不重視安全,
既然消費者不重視安全性,
廠商又為什麼要花錢呢?
另外一個台灣人不重視安全性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安全帽,
滿街的機車都戴雪帽,
雪帽顧名思義就是滑雪戴的帽子,
騎機車戴滑雪用的安全帽更是笑話吧.
twncbt wrote:
我敢說PRIUS3在...(恕刪)

偷氣囊數和戴瓜皮帽這些問題只有靠立法和徹底執法來解決。
最常見的是騎機車的家長不幫小朋友戴上安全帽,最無辜的也就屬那些小朋友了。
twncbt wrote:
我敢說PRIUS3在台灣不會賣太好,
看看PRIUS2的表現就知道了...(恕刪)


那是你的看法

TOYOTA的人深深覺得會熱賣

基本上我不知道這是哪來的自信啦
1. 小奶萬歲 2. 以上都是玩笑話
shingo-ism wrote:
偷氣囊數和戴瓜皮帽這...(恕刪)

當然可以靠立法來強制執行,
但是大部分的人根本不重視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
這是文化的一部分了吧.
你沒聽有一句台語是說:會死都是死別人,我不會那麼衰啦.
sapdavid wrote:
那是你的看法TOYO...(恕刪)

可能是因為北美跟日本都賣到缺車,
他們才會有這種想法吧.
在北美現在買這台車要等到11月才有車.
已試駕過prius3.

感想是有點貴. 多了些不需要又不能退的配備.

這車要不要大賣..關鍵在 價格-規格... 想省油錢的人. 買入門款就ok了.
由於產能分配及引進數量有限. 料想和泰選了較高規格的型號. 也就是以高規格賣較高價格>高利潤.
如果引進入門型號. 利潤薄. 又佔了配額..

佛心回饋 救地球 ? 難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