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ice wrote:是小弟不了解...那...(恕刪) 簡單問一個問題這完全可以解答姿態的問題國不國產,和泰可不可以百分之百決定?台灣可以自創一台 1.8油電引擎裝到Camry上的車款嗎?然後馬力136匹,推動近1.6噸的車?你頂多可以問,為什麼PRIUS不國產?而我認為答案很簡單買Camry的經濟能力高過買Yaris,和泰想賣少一點的camry也不行嗎?就我而言,改成2.5,我就完全不會考慮這台車了,稅金很重要,每年繳跟賣車時的感觸最深以日本現有Camry2.5規格,國產是比較賣得動的
Bailysu wrote:簡單問一個問題這完全...(恕刪) 還好我還沒睡...回答您的問題,在2.5的奇怪稅制下,和泰就可以確定一定有hybrid.....至於其他....也一定有其他的理由,但不包括科技、省油、及環保....
karta577384 wrote:阿全世界都再弄藍芽的ETC... 是 RFID 系統不是藍芽系統,當時的藍芽技術並不適合用來處理「高速通過」類型的應用,光是裝置連線和斷線的處理時間就耗用太多通訊資源了。另外 ETC 並不是『訂標準』讓其他廠商「製造相容商品」,台灣 ETC 模式是採用陳前總統執政時代流行的「BOT」模式,將重大公共工程連同後續營運整個發包,直接整碗捧去從頭到尾都沒打算讓其他人分一杯羹。其實公共工程採用 BOT 也無所謂,但問題是整個 ETC BOT 的招標過程根本就是一齣鬧劇,技術評估根本無視、直接逆轉勝,連拙劣的掩飾都懶得作,於是就有你現在看到的現象。至於 ETC 標案背後的真相,就要看你今年年初時手上揮舞的小旗子是三原色中的哪個顏色了。某一方的說法是,由於敵對政黨某某立委主導刪除中華電信預算我軍孤臣無力可回天才導致 BOT 不可避免的結果。另一方的說法是,刪除預算後兩天內就由交通部長辦公室下指示採用 BOT 連具體計畫可行性分析都缺就硬上沒鬼才怪。狀況就是這樣。專業的事情扯上政治本來就扯不清,再加上偉大的台式民主在扯後腿,根本不必指望這些事情能夠依照常軌辦理。順便一提,這種「逆轉勝」的故事,我看多了。哪一朝的官員民代都有。然後逆轉勝隔一天又逆轉敗、連帶下指導棋的人一起垮的故事,同樣也是不足為奇。小弟作為一個技術人員,早就麻木了。正派的人在鬼島一天都活不了;出了事牽連不到我、薪水沒少算給我就夠了,其他的就不用多問了,習慣就好。
walice wrote:和泰百分之百可以加速/延後Toyota的決定...這包含了引擎以及零組件.... 最終給不給還是toyota嘛和泰只能爭取,並沒有能力說"要"就"有",再怎麼加速還是要toyota點頭!這跟進口車配額一樣,沒有那種經銷商說要多少就有多少的狀況這只能爭取至於和泰有沒有做到爭取,或是toyota只給哪種車款,我相信你也不知道
Bailysu wrote:最終給不給還是toy...(恕刪) 我下班了.....老大....是您一直要強調和泰的"被動"....如果和泰作的只是像鴻海的單純代工,說"被動"我也就認了重點是和泰至少負責整個台灣的製造/銷售及維修....對那一個車種的生產有沒一定的決定權,您也不用問我知不知道了所以,我的結論還是:和泰現在只是---好賣車,而不是-----賣好車
walice wrote:和泰至少負責整個台灣的製造 X和泰是被動得到車款,不需懷疑今天toyota是讓和泰賣,國瑞製造和泰不能算是被動?toyota也可以跟Honda一樣自己來台製造/銷售/維修這時的和泰只是一間公司,跟toyota一點關係也沒有太子之於Suzuki也是一樣,原廠有百分百權利要在台灣用怎樣的模式賣車現在的toyota就是給和泰賣,至於賣到何時,也不是和泰能單方面決定的,okay?自創個2.0~2.4油電就是賣好車?如果和泰有能力能自創2.0油電camry,這才是好賣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