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小弟的車 (船) 是 2010 年的 New Wish (希望丸)
已行駛約44000KM,使用期間有時會考慮到底要不要裝拉桿
剛好同事的鮭魚頭 - Fortis 去安裝了引擎拉桿
直說裝了之後車子有比較穩. (心理因素嗎?)

於是趁著上週下午休假,便前往車廠將考慮了很久的引擎拉桿給安裝上

01. 去之前先確認庫存狀況,下午一到店裡即可馬上安裝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02. 店面擺設頗為簡單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03. 地上還有一堆哭凶等著主人來認領 (下次就換我來認領你們了)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04. 主角現身 SUMMITt 前上拉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05. 驗明正身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06. 技師準備安裝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07. 安裝過程約 10 分鐘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08.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09. 安裝完畢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10. 微調 + 確認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由於我很想改善 WISH 後軸遇不平路面的的搖晃感
便詢問老闆,後下拉是否可改善?

(可想而知老闆當然是說會啊~~ 不然他東西要賣給誰啊...)

老闆果然非常誠懇的說會有改善,建議安裝...
詢價後,有點驚訝,比前上拉貴了一半
但是,竟然都跑一趟土城了 (小弟住中和)
就裝吧... 誰知老闆又放出大絕招
老闆說:要不要前下井字也一起上,3隻一起裝算你 10 張小朋友
還好我銀彈不足,且怕前下井字上了會太硬,所以先裝兩隻就好

11. 上架,準備安裝後下拉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12. 手術台慢慢升高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13. 另一位主角現身 SUMMIT 後下拉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14. 安裝前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15. 安裝完成
(開箱) SUMMIT 引擎拉桿 + 後下拉安裝

====================================================================

安裝完成後,立刻往回家的方向前進,
市區低速過灣,車頭好像有那麼一點比較穩
市區變換車道更有信心,以往總是覺得換車道時,車頭指向性很模糊
安裝完拉桿後,轉向變的較明確。

另外關於後軸的彈跳,在安裝後下拉之前,Wish 的後軸在單邊輪遇到不平路面時
會出現左右拉扯的晃動,這或許是拖曳臂的先天限制,但總是會來回搖個 3~4次
造成後座乘客的不適,在裝了後下拉之後,後軸的來回拉扯有稍微減輕
若以安裝前 3~4 次來比較,安裝後大約變成 2~3 次,減輕程度就不若前上拉來的有感

在通過了市區的感受後,直上土城交流道北上
上匣道後,加速切入主線道,保持時速 100 KM/h
感覺車頭明顯穩定許多,看了一下照後鏡,
在不影響後車情況下變換車道,感覺車尾跟上車頭的反應速度變快了
所以不管是實際或是心理上應該還是有一點效果吧 ?!?!


=====================================================================


以下是個人不負責評分(滿分10分):
心理爽度:8 分
實際效果:5 分
C/P值:5 分
頭香


不過 感覺好像真的不太明顯

高速過彎 只會多一點點點感受

不知道樓主感覺如何



咻咻是條狗 wrote:
頭香不過 感覺好像...(恕刪)


就真的是多一點點感受而已

可能還要搭配改裝避震器吧?!
@@"
Diesel50 wrote:
小弟的車 (船) 是...

老闆說:要不要前下井字也一起上,3隻一起裝算你 10 張小朋友

還好我銀彈不足,且怕前下井字上了會太硬,所以先裝兩隻就好

.....(恕刪)


可惜了...引擎室拉桿要配合下井字拉桿一起裝,

效果才會明顯,完成度只有一半,裝飾作用大於實質作用,

最好是連中下拉和後上拉桿(行李箱拉桿--後避震器上)也裝上,

至於後輪左右拉扯問題....非獨立的拖曳臂後懸--無解
(我以為是用冠美麗的底盤,後懸是獨立的,沒想到竟是...)

避震器千萬別改太硬,先別急著上,裝上緩衝墊試試看,

真的不滿意等減震桶漏油時再一起換...

kken19 wrote:
可惜了...引擎室拉...(恕刪)


謝謝大大分享心得

可惜目前這台車定位在家庭車
小改裝只是求個平衡點
也沒辦法改的太硬派

@@"
晚點換PO我的引擎室拉桿

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Diesel50 wrote:大


至少把下井字拉稈補上,加強底盤強度,並不會改變它還是一台家庭房車,反而會更穩更舒適,只是把原廠省下來的補回去而已,,,,參考看看

kken19 wrote:
至少把下井字拉稈補上...(恕刪)


換這些不如換好點的筒身吧~

很多人建議 都是直接換筒身

否則換全套(銀彈不缺下)
有預算建議選一組好的輪胎,再直上TRD或TOM'S套裝避震器與TRD前後下拉。
ming690721 wrote:
換這些不如換好點的筒...(恕刪)


那幾根桿子成本其實沒多少錢..

真不知原廠在省些甚麼?

國產車廠都差不多..

賣越好的省(偷)越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