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5466 wrote:
全罩式安全帽有分很多種
哪種款式是真的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包覆性的呢?
進口的/國產高級的一定是越貴越好(是吧?)...(恕刪)
比較簡單的方法,賽事型安規/認證
不過要同個系統下比較客觀
如:DOT←→SNELL(D)、ECE←→FRHPhe、JIS←→MFG
包覆性看內襯設計與頭型設定
至於越貴的話,要看成本投放到哪
(行銷、彩繪、贊助...等這些也是成本)
wonderzero2 wrote:
全罩缺點就是 騎乘視野小...(恕刪)
ahriman000 wrote:
全罩視角太窄...(恕刪)
全罩更有視野死角!!?? 我不認同!!!!
讓數據講話
相對可能較小
但仍然夠用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先科普一下好了 目前...(恕刪)
安規測試情境,可以說是worst case
撞測面是剛性、不會移動,換句話說
砧面沒有移動、形變...等去消耗能量
衝擊能量幾乎是都轉移到對人傷害的力
yeskia01 wrote:
看很多死亡車禍影片,...(恕刪)
樣本資訊不全
captainwu wrote:
(有一牌是用一支U型鋼管補強下顎,應該是專利)...(恕刪)
是塑鋼
至於抗飛脫
跟頤帶設計有關
umax wrote:
內襯只要無法撐住兩側...(恕刪)
兩頰內襯可依個人需求選擇更厚的尺寸
這部份通常是全帽體尺寸通用
flyhighjay wrote:
你看motogp那些車手怎麼摔都是在地上滑行好一段,沒有撞到任何牆面。...(恕刪)
這是賽道的安全設計,藉由緩衝區
盡可能用滑行的方式去消耗能量
所以這樣說反而本末倒置
另外,常說山道非賽道也是因為如此
一般道路可沒有緩衝區,出事就得直面山壁.....
oyc4388 wrote:
深灰或電鍍不知什麼原因可能沒送驗...(恕刪)
透光率也是法規要求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