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ieshang wrote:
至於全罩式安全帽,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因為一年半前我騎車出車禍,在對方引擎蓋上滾一圈,落地前又在半空滾了一圈,造成雙腿嚴重骨折,後來檢視安全帽,還好當時是戴全罩式,安全帽上有無數刮痕,但是牢牢靠靠保護住我的頭部,讓我今天還能坐在電腦前打字,所以,我建議,還是要戴全罩式安全帽,安全很多。
可是,我更認為,這只是建議,要戴安全帽,是法律問題,但是若限制何種安全帽,那就像法律規定禁止摩托車上路一樣,是一個惡法(中國很多都市都有"禁摩",住在台灣的人,可以想像得到,沒有摩托車的生活嗎?)。
關於你後面的但書,我分享個人的看法
不是要去限制安全帽樣式,而是須把合格安全帽標準訂出來(對應速度的要求),瓜皮帽是否合格?同樣須由研究報告去決定,必須要有人(決策者)下決定,考慮的不是民眾方便與否,訂出標準不是惡法,如同機車在台灣的交通工具定位是什麼?也是很模糊,不想去碰是因為大家都怕造成不便,擾民,民眾不接受。
安全帽,人身安全部品對於機車(兩輪載具)要有人車一體的觀念,這跟使用四輪載具是不同的,因為穿戴在騎士身上的配備就是能保護您的外殼,如同汽車的外殼,人身安全部品應視為機車硬體配備標準的一部分
本身也時常騎乘單車,所以個人也常提醒車友,安全帽一定要戴不管騎乘距離長短,即使戴上安全帽,以單車安全帽的設計標準對應速度的關係,保障只能在30km/hr以下,騎到40以上須非常注意甚至盡量避免,因為這個速度已經超出你的硬體裝備所能給你的保障
但就你的字裡行間,很明顯不懂法規
要刮別人鬍子前,自己先刮乾淨
1.
你的"瓜皮"定義是1/2 或是 俗稱的哈利帽 ?
→ 1/2的話,這是合格合法的款式,不僅臺灣,歐美日皆如此
→ 哈利帽的話,它是腳踏車用,並非機車用,是有不肖店家魚目混珠
對此,後來有法令強制要求要貼上"腳踏車用安全帽"之標籤
2.
安全帽噴出的原因不外乎扣具本身或是配戴有誤
前者的話,現在合格款式已不見塑膠插扣,亦無顎杯
後者的話,那是使用者自己的問題,雙D扣沒扣,照樣噴
3.
CNS有2(+1)種
CNS 一般型 法規對應 125cc以下非競賽用機車
CNS 加強型 法規對應 超過125cc非競賽用機車
所以其實早就已經分級對應,只是不多人注意
這點歐(ECE)美(DOT)反而沒有,日本則是亦有分級制
總結:
你要的,目前法規早就有,落後的可能反而是...........
cokecolatw wrote:
嗯~我敢肯定你根本連...(恕刪)
個人會覺得,可以用雪帽替代1/2
至少包覆範圍多一些,也較能抗翻脫
要循序漸進推動的話,是不錯的替代品
傷頸椎的話,現在新式的全罩較沒問題
當然,帽體重量亦有影響,GB甚至有對
安全帽本身有限重,不過新版法規則取消
至於各種數據統計,應該都是有利於安全帽/全罩
推動辛苦了 加油!!
                在01 就只是個01用戶 所有發言僅代表個人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