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為啥要用250cc做為黃白牌的分界
以排氣量作為機車分級標準真的合理嗎?
250cc標準是台灣獨有嗎??
我一開始也想不出來,但又覺得好像在哪看過
猛然想到,那不就是moto gp國際摩托車錦標賽的競賽分級辦法
摩托GP這項賽事又根據發動機排量分為3個級別:Moto 3(250cc), Moto 2(600cc), MotoGP(最高可達1000cc)(儘管MotoGP在這裡作為一個級別的名稱,但也作為三個級別賽事的統稱,這種用法是官方於2002年規定的
而且覺得很有趣
250cc moto3級別不就剛好是我們的黃牌標準??
600cc moto2級別不就剛好是我們紅牌主流?? (雖然台灣是訂550cc)
雖然賽車跟道路行駛是兩回事,可是突然發覺我們的紅黃牌分級標準看起來也亂合理的啊

國際摩托車總會FIM訂的標準耶,不是開玩笑的喔
有人跟FIM吵說為啥不用速度分級,不用馬力分級嗎??
有人跟FIM吵啥249cc為何不能參賽嗎??
規定就是規定嘛
我想堂堂國際摩托車總會會訂這個標準也不是亂訂的
雖然說賽車終究不能和道路行駛混為一談,但也算一種延伸思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