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astar77 wrote:不曉得您雨天出門上班,是否有感到道路比平常更塞?不僅是因為雨天影響視線、路滑大家慢行或拉長跟車距離,更大的原因是有些人因為下雨,不騎機車改開車上班。那您能否想像如果明天起各省道全面禁行機車,平常通勤路線經過省道的機車,明天每一臺機車換成一輛汽車,那麼路上會有多塞?相信您應該可以想像吧!如今國道禁行機車,就是這麼蠢。
當機車高速摔車時.有很大機率人是飛到隔壁車道.
安全車距你要拉多長.才能避免隔壁車道飛過來的騎士?
這根本是不可能避的開的.
車道分流你要怎麼放在高速公路上?
光是變化一堆的交流道設計要如何修改我完全沒辦法想像.
那幾乎要接近再蓋半條高速公路的分流設計的錢要如何來?....(恕刪)
設計來高速行駛的車(不論機車汽車都一樣)就該有高速路權;其他不適合高速行駛的車輛,就該有其它道路的路權,這才合理,不是嗎?
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更有效利用道路容量,大家都已眼見為憑了;若汽機車能共用國道,同理可證,在更有效利用道路容量下,受惠的絕對是全體用路人。民眾何苦被交通部門大汽車主義洗腦,認定國道只有專屬汽車,才對自己有利?
「國人不夠嚴守交通規則」這是大家普遍的印象,然而絕大多數人,每天出門用路,還是平安回到家的,發生事故的機率,沒有那麼高,用「可能發生事故、一旦發生,機車肉包鐵、重傷機會大」這些理由來否定機車路權,還是說不過去的。省道、快速道路、平面道路...汽機車、汽車之間也都會有事故啊!有人因為這樣,禁止機車或汽車路權的嗎?
大家為何不去構思,如何逐步解禁(例如:先限時段、限路段試辦,規定一年內未有違規記點的機車才能上,一有違規加重處罰甚至吊銷牌照...等)反而要故步自封,以不變應萬變呢?公務員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已是我國陋習,難道人民也同樣不思進步,不給政府一些壓力,讓他們去想如何從制度上邁向更好的未來?
過去交通主管機關可能因為機車性能不佳或任何千奇百怪理由禁止機車上高速,有其時代背景,可是如今機車性能已不可同日而語,據上個月的資料,機車領牌總數近 1365 萬臺,將近是汽車 780 萬輛的 2 倍了。如果說汽車機車非得分流,那如今已給汽車蓋了 9 條汽車專用的國道,若按汽機車領牌數的比例,是否另外籌建 18 條機車專用國道?或是現有 9 條國道,改成 6 條機車專用、留 3 條給汽車專用?還是一個月有 20 天所有的國道都給機車專用,其餘 10 天給汽車專用?
前段這些舉例,都是要說明機車路權如何受打壓、車種分流如何不必要且不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