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車的機械車牌沒申請可以直接上道?
(警察好像沒在抓。)

工程車跨越雙白線。
(但沒跨越的話,會擠壓到右邊縮減消失的機車道。設計不良!)

工程車的駕駛座在工程車中間的右側,視線會有死角。
(個人在路上遇到工程車、大車,為了自己安全還是離遠一點。)
paul

pc1977 wrote:
工程車的機械車牌沒申...(恕刪)


前幾天,才在台68上面看到工程車掛機械車牌奔馳哩.....
重點,限速90公里,他開不到50.....

我一直很疑惑,這種工程車輛,真的可以上路嗎
菜鳥爸爸進行式
其實我覺得吊車有錯但那設計真的很爛
每天都會開那條
從吊車那方向上去到橋上寬度會縮減
摩托車都會從左邊硬擠有點變相在逼車
所以車子只好有點壓著雙白線在開
如果八里方向的機車在衝過來車子很容易被兩邊逼車
每次開到那都會被機車逼車~
有些機車就是硬要塞那個小縫把車擠出去
如果汽車沒看到或死角真的是很容易出事
再來說車子怎樣怎樣
也是很無奈的一條路阿

Lin.Mo wrote:
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點在於吊車的設計
影片中肇事的吊車駕駛座靠右側,而台灣靠右行駛
這樣"右駕右行"就是個問題,座艙的左邊就是吊臂和其它設備
吊車的左側,駕駛到底能看到多少?(我沒有駕駛吊車的經驗,以上為猜測)
就算可以合法變化車道,悲劇還是會發生
從一開始就不該進口更不用說讓它上路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它是日本產製的,
所以為了日本需求,將駕駛座置於右方。
而出口時,政府也不特別要求,便宜行事。
看到這影片真的很心痛. 誠如樓上的網友說的,死的不是大官的兒子,工程單位都不痛不癢.請問各位網友, 如果敝人自掏腰包去增加一些安全隔離設施有沒有辦法? 要向那個單位申請呢?
cokecolatw wrote:
這次車禍的肇事主因
在我反覆看了吊車後面車輛所拍的影像看來
吊車在上關渡橋匝道之後馬上要靠到內線車道
剛好從另一條線上來的機車直行閃避不及而發生了撞擊
但是
吊車在這次事件中犯了一個所有開車以及騎車的人最會犯的一個交通違規:跨越雙白線
在交通規則當中
雙白線是任何車種不得跨越 除了特殊車種 如警備車 救護車 消防車
如同雙黃線一樣
這個條例是每個人都會犯的
我還發現到這個條例的處罰金額很輕
但是造成車禍的傷害卻是很嚴重
一個會造成嚴重車禍的交通違規處罰卻是如此的輕實在是不合乎比例
不過有一點的是
當你跨越雙白線時如果連續的話在處罰上可以連續處罰
雙黃線的話當發生車禍時不管你撞別人或別人撞你在肇事比例上絕對是跨雙線要負100%責任

關於這次車禍我還發現到如果可以的話是否可以讓這車禍不會發生?
答案是可以的
這次車禍主因是吊車提前跨越雙白線所導致
所以解決方式可以增設分隔用的安全島以及軟式分隔棒來處理
至於如何設置
可以從兩條路線會合開始的雙白線起設置到無雙白線止
而考量到空間問題可以用軟式分隔棒來施做
省成本且省空間...(恕刪)

看來用嘴巴說說最容易了

關渡橋上橋後 汽車道+機車道 的兩線道匯入的車道突然就只剩一線道
而且是非常狹窄的一線道
一部吊車就佔滿整個車道


上橋匝道原本有 汽車道+機車道 可以並行


上橋後突然就只剩下狹窄一線道,不容汽機車並行
匯入口不是機車要讓汽車,就是汽車要讓機車,如果兩邊都不讓就會發生事故!


車道這麼窄,如果吊車不跨越雙白線保持前進,那在吊車右邊平行匯入的紅衣機車騎士就被碾過去了


除非右方機車停下來讓吊車先行
不然就是吊車停車先讓右側機車先匯入

不過依據關渡橋的交通流量
那輛吊車可能要塞到深夜都沒有機車時才能繼續前進....
道路狹小又設計不良,車流量又大,如果又不注意,非常容易發生事故。

紅樹林 wrote:
道路狹小又設計不良,...(恕刪)


兩邊的上橋端對機車友都很不友善.從前騎就習慣了!
有空間就加速快過.不要跟汽車硬碰硬.這是我的感想
http://www.flickr.com/photos/deanet/
台灣的道路設計是以汽車為主,
對於機車只有功能設計, 所以很多時候不友善.
小心一定要的.
Benny Peng
還是 16樓的客觀點...

不讓...一個沒生命.一個人生撿角(吊駕照.沒工作.賠錢.這搞不好也是一個家庭的悲劇)....
今天這裡我看到很多人發表"偏見".看到人性的自私與無知....在我看來.要就雙贏.要就雙輸.這次事件是最不幸的結果.也深深的讓我們警惕.在此願往生者安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