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用「覺得、感覺、推論、表面看到」。2050/14067 與64 基本都把產品看不見訊息數據化,為了美化CSR和中和炒作使用。(已有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數據化的東西在爭也沒啥用,台灣有DoITPro資料庫可以查。我自已常用simapro,ecoinvent資料庫。 實話說 搖籃到墳墓 LCA 邊界設定相同,同樣方式撈資料,電動車在台灣現況,目前都是利益大於環保。電動車是未來趨勢不可否認,因為有很多優勢與未來性技術。 所以自已喜歡什麼就買什麼,不用在意他人。至於人民稅金買單補助這個問題,很多商品都有,補助多與少而已,主要還是政治與利益考量。 (哀~說白真的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