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合機車會是趨勢嗎

android 5466 wrote:如同Toyota Prius
這應該是純油跟純電最好的選擇
不知道未來會不會越來越多車廠推出呢?
台廠PGO要推出國產第一台



機車要成為趨勢,關鍵是

1.售價便宜
2.保養便宜
3.純電(零震動 零排放)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要不 (1+2) 要不 (3)

PGO油電混合機車只怕會是 ()
wonderzero2
[笑到噴淚]
jar4812
PGO油電混合並不是我們一般說的油電汽車的哪種。以媒體發布的試騎與消息來看,它其實比較接近電推,在廠商設定的條件下電動馬達動個幾秒,來達到汽油引擎最佳化輸出。
機車搞類似NISSAN的E-power這種用小CC數的引擎當發電機供電的形式會比較適合。
機車如果要像油電車一樣同時有兩套動力系統,要不是車體變更大就是置物箱變很小,不符合市場主流的需求。
小晨勃道尼 wrote:
機車比較尷尬的是空間...(恕刪)

比較好的電動機車是可換電池又可在家充電,平時短途放在家可充電,騎長途又可去換電站換電池。
只是成本一定會比較高,因為電池維護會因消費者疏忽,很容易縮短電池壽命,電池的折損率會增加,所以廠商的資費又會拉高。
記得SYM不是有概念車,增程式電動車(EREV)的方式
這也是個發展方向
原理上油電車比電動車環保..可能吧...台灣都燒煤的
我只能說有幫消費者省錢才有用...不然通勤機車油錢差異不大

我開油電6年1公升跑25公里..機車嗎可能有搞頭..但
說穿了還是錢
我覺得不會,因為成本過高,不划算。

版上討論要不要買油電車的文章都常會看到;如果不超過10萬公里不划算....同理可證。
fiestaso wrote:
比較好的電動機車是可換電池又可在家充電,平時短途放在家可充電,騎長途又可去換電站換電池。


這種模式其實很危險。君 不見電視新聞或網路媒體上的 鋰電池爆炸 模式嗎? 家裡的充電器不可能如充電站的電源保護與安全性考量那麼周全,電動自行車的充電過程爆炸新聞,經常發生,不論是大陸生產的低價鋰電池組 或是 歐美廠牌的高單價鋰電池組合,地域不管是 台灣,大陸,亞洲,美洲,歐洲,,,只要有鋰電池組合包的地方,都有可能因充電過程的意外而爆炸。

wonderzero2 : AI 引擎機車效率30%1公升可以跑60KM,改用金森引擎 效率分別是35%,40%,45%下70 ,80,90km

網路 google AI :燃氣渦輪引擎的熱效率約在36%到39.3%之間,具備高效率、大功率的優點。但是對能源使用效率也是無法與電動馬達相比較。

若論交通工具的能量效率,引擎 (30%) 與 電動馬達 (90%) 根本無法比較,電動馬達的能量使用效率一定高於任何動力模式的引擎規格,

但在台灣有為的政府領導下,大家只能用愛發電,我們的公共電力系統主要是燃煤發電,用島上人民的肺來發電,然後供給全台灣使用。如果將所有機,汽車改為電動馬達,那麼所需要的電力一定是目前供給量的數倍,那麼我們的肺會變成什麼顏色? 一種不可承受的痛苦。

油電混合機車會是趨勢嗎?

個人想法: 如果依據台灣本地汽車的發展模式來推演,這應該是條不歸路,製造廠商總要變個新名詞,貼紙 來推高機車售價,政府要從高昂的售價中來增加地方稅收充盈國庫,台灣機車的使用者韭菜們,只能繼續一邊抱怨價錢提高,一邊吞下這種結果,溫水煮青蛙,青蛙又跳不出這種窠臼,只能繼續期待交通工具的 黑科技。
做得出來不等於價格賣得出去,
價格賣得出去不等於上路沒有問題,
如果可以暨便宜又穩定,那應該大廠早有人做了,

現在做的車廠是否是在實驗?還是在吸眼球?
當然也可能是市場開創者。
趨勢吧 車廠成本未來降低應該都是
其實以機車來說,
一公升能跑個4、50公里就已經很足夠了,
硬塞東西,以後只是要維護的東西變多了。

看看油電汽車那顆大電池,
通常能用個八、十年的,
可是運氣不好過保壞了,
這顆大電池可能上看十萬塊,歐系的更貴,
把你過去這十年省下來的錢一次性給吐回去了。

燃油機車加個一百塊都能跑上200公里了,
已經算夠用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