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man76 wrote: 不管用什麼油,勤換油才是王道!!...(恕刪)認同+1票。 前提~~ "非仿冒的假機油"。
小笨賢 wrote: 大廠牌... 要有測試資料 閃火點要夠高!!...(恕刪)機油的'閃火點'越高越好..?! 請問, 這個參考值的資料源來自於何處的建議??
小笨賢 wrote: 抗磨損+潤滑度要好!!...(恕刪)在網站上常聽到網友們分享那幾款機油有多好有多讚.., 請教~~ 您如何判斷"抗磨損"夠好?? 潤滑度佳?? 用手摸來"感受"?? 人類的手又不是"引擎表面"?!
機油不到1000公里時的表現衰退是如何驗證的?! 因為加速"感覺"不夠有力?! 搞不好是"傳動"部份衰退或者"化油器/油路供給"較髒略堵塞"或配電因線路氧化而點火偏弱哩..
或是您有其他驗證方式/工具?? 可否提出說來讓大家分享...
謝謝。
小笨賢 wrote:
所以.... 例如中...(恕刪)
重要機油參數
美耐吉 10W40 SM
比重@15.6度C/15.6度C 0.887
黏度、CST@40度C 95.2
黏度、CST@100度C 14.31
黏度指數 155
高溫高剪切年度、CP 4.1
流動點、度C -30
閃火點、度C 225
總酸價、mgKOH/g 1.7
總鹼價、mgKOH/g 6.3
產品編號 LM51371
美耐吉 10W50 SL
比重 0.877
黏度CST 40(度C) 128.9
100(度C) 18.45
黏度指數 161
高溫高剪切黏度(CP) 4.32
流動點(度C) -36
閃火點(度C) 235
總酸價 (mg KOH/g) 2.9
總酸價 (mg kOH/g) 10.3
產品編號 LM51430
綜合上面所得,如果需要長途、山區、載貨、紅線區者,比較適合較黏的10W50這一罐,
如果使用在中短距離通勤上則10W40比較棒。
黏度在低溫時值越小(良好的低溫啟動,快速保護零件),高溫黏度夠(不能太黏)是比較好的油品。

高溫高剪切黏度高,在高溫與外力作用下確保潤滑性 。
以上如有錯誤

機油的'閃火點'越高越好..?! 請問, 這個參考值的資料源來自於何處的建議??
http://tw.myblog.yahoo.com/power-motor/article?mid=641&prev=659&next=638
主要是氣冷引擎關係...
外面溫度19度,(還不是夏天40度高溫)..光原地怠速就外殼高達100多度, 可見引擎內溫度應該有150度, 假如你全油門持續很久, 你說機油溫度會不會到180~200度, 你說200度時黏度剩多少!! 況且有些全合成機油閃火點才200度或不到, 難怪有些人以為用了好機油(全合成), 盡情全油門, 殊不知就是吃機油的開始!! ....... 賺錢不容易呀!!
在網站上常聽到網友們分享那幾款機油有多好有多讚.., 請教~~ 您如何判斷"抗磨損"夠好?? 潤滑度佳?? 用手摸來"感受"?? 人類的手又不是"引擎表面"?!
我坦白說...其實用摸的有點摸的出來, 中油的9000SL 機油, 一摸到洗都洗不乾淨, 很滑..不知道添加啥添加劑!! 中油美耐吉有個比較表...說他抗磨損很高, 我想應該不會騙人吧!!
用汽車來感覺比較準, 像嘉實多 極致 0W-40這瓶, 我覺得還比9000SL還更好, 更長壽!! 因為三菱引擎比較大聲, 機油好壞很容易可以感覺出來!!
機油不到1000公里時的表現衰退是如何驗證的?! 因為加速"感覺"不夠有力?! 搞不好是"傳動"部份衰退或者"化油器/油路供給"較髒略堵塞"或配電因線路氧化而點火偏弱哩..
機油老化..用摸的也摸得出來, 不過.... 很多時候很多人說老化, 其實是機油吸收了積碳, 變得比較黏稠而已, 只是轉速比較不好拉!! 其實潤滑度還不錯, 有人說300.500就換油, 在引擎燃燒正常下, 潤滑度差就是差...常換沒用的!!
用在汽車...可以聽引擎聲音... 用3000轉來感覺..聲音很準的!! 還有滑行距離!! 引擎煞車的幅度來判斷!!
用過的機油之中!! 嘉實多0W-40機油最好!! 比中油的更好!! 只是他是0W-40黏度太低, 不適合用在機車!! 不然我想用這罐!!
中油的汽車跟機車機油我看基礎油都一樣, 閃火點都差不多, 不過美孚的好像就有差了!!
小惡魔市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