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翔黑熊 wrote:
是在指本人是引起筆戰...(恕刪)

是你自己的印象吧
好像只有你寫過腳踏空間(那篇還有189身高回你說充足)
大燈也只有你說普通
好像很多人搞不清楚suzuki這家公司的背景
自己去看看.別老是活在井底
Suzuki Le Mans 24h
suzuki GP
有專業技術設計的單避震車種其穩定度和操控性比一大堆國產的雙避震還好


至於"電瓶"
殊不見路上常看到有汽車機車因電瓶故障拋錨找拖吊或是推車求援???
(晚上11.12點出門/半夜下班的/出去旅遊卻卡在山區裡的/在社區地下1.2樓推上來的.....看太多了)
這種時刻機車行/賣電瓶的會鳥你?
實在自欺欺人

很多機車行是一人公司.要救車!可以!.但要等到他打烊後才有時間.//路程遠的.另外收取載運費用
完全合理!


電瓶呈現低電壓和故障的時間點沒有人能預測
連車廠和賣電瓶的都不敢保證.只會告訴你要注意或早點更換
這些車主平常都有正常保養
有些車上有電瓶低電壓指示燈.有些另外加裝電壓表監看
有用嗎?? 照樣壞給你看
出門的時候一切正常.電壓表13.xxv..燈號正常
去銀行辦點事出來/或下班時刻..發不動了!?.電瓶無緣無故死了!!

如果連這些經驗和原理都不知道.表示經驗還很粗淺.只會紙上談兵
儀表上的電瓶指示燈只是車廠的理想值(提醒).往往出現的時候為時已晚
可用度幾乎為零


suzuki保留踩發系統.目的就是在平常的騎乘當中遇到電瓶忽然電壓下降(無法正常發動車子)或是啟動馬達故障了
讓車主可以緊急應變.並讓車子可以繼續發揮它的功用.不至影響上下班/上下學/接送家人...
然後找時間盡快去檢查維修
如此免除了半路推車/受困在半途/找車行救車的額外開銷
這麼好的設計竟然還有人硬是要掰說無用


有人喜歡拿honda那台不用電瓶一樣可踩發來比較
二台價差將近4萬.而那個免電瓶可踩發的模組才多少錢?
有意義嗎?


更有人說別的車廠都拿掉踩發了.只剩suzuki再撐! <-這更令人啼笑皆非
試想.拿掉踩發容易? 還是保留踩發容易?
哪一個的技術層面和成本較高?







2015 le mans
24h le mans 1
24h le mans 2
24h le mans 3



太陽升起前的最後一顆星.....就是晨星
G03841 wrote:
好像很多人搞不清楚suzuki...(恕刪)

台灣鈴木有那顆電容嗎
如果有看對岸的講解是可以在電瓶完全沒電時踩發(由電容供應電力 看圖片很大一顆
如果有倒是這個踩發系統不錯
不然那種突然死掉的電瓶我也遇過 在噴射車真的怎麼踩都踩不發
換顆電瓶馬上發動
話說SUZUKI到底發生什麼事 在臺灣歷史悠久 G50 雄獅 我爺爺也都騎SUZUKI
但是在臺灣為什麼現在反而賣不動到底啥原因

hungmaxy wrote:
台灣鈴木有那顆電容...(恕刪)


電容的做法有穩壓濾波+蓄電功用
這倒是可以實驗看看
沒踩發的車子或許也能救急
但高等級大容量電容器一個不便宜

鈴木不打廣告.造車和經營模式異於台灣車商
很多消費者也搞不懂
就跟它堅持要保留踩發系統一樣
(進口的汽車也是風格獨特)
太陽升起前的最後一顆星.....就是晨星
台鈴的妥善率比PGO好多了
我本身是Tigra 150車主,之前的車是台鈴的飛翔星艦150跟X星艦125
過彎穩定性跟操控,台鈴的那兩台老車完勝Tigra

十幾年前,台鈴發表GSR之前,日本曾派專員來台做過大量的問卷調查,了解台灣人的用車習慣後,推出了一代神車GSR
(我那時因是台鈴車主,曾多次參與問卷調查,也因此賺了一些車馬費)

十幾年過去了,GSR/NEX的表現,除了動力有些跟不上腳步,也沒換上流行的12吋胎外
各方面都不遜色於現在新推出的主流車款,尤其是那座墊下的置物空間

整部車設計的非常簡潔洗煉,車架剛性跟穩定性真的一流
而且最重要的是,用料紮實,無論看的到或看不到的,完全不像現在的台廠車,能偷就偷,能省則省
零件用料好不好,騎個幾年就知道了,騙不了人的
這點台鈴真的不錯,低調又紮實,算是台灣僅存的良心廠商

現在偶有廠商用幾個很新很炫的設計跟零件,就開始大作文章開始炒作
卻也沒經過多少耐久性的驗證,以致買前幾批的車主花錢當白老鼠的情形屢見不鮮

再來看到有人提到PGO的大燈
身為一個Tigra車主,其實我對PGO的大燈設計不是很滿意
不知是不是反射面的關係,近燈時照射範圍太廣太平均了,以至於光線分散,辨識度大打折扣
反映不出該瓦數大燈應該有的照明表現

最後,踩發桿是真的有效的設計
我的X星艦是第一代的噴射車,有多次都靠踩發桿救命的經驗
很高興台鈴現在還有保留這樣的設計

以上,一些過來人的經驗,提供給各位參考
騎車快滿20年的大叔留
產品好不好不是 自吹自擂講到嘴角全波

2015 台灣精品獎

BON-125

http://www.taiwanexcellence.org/index.php/awards/nowdt/content/1/1/104431IB-M026

河蟹买了块表 wrote:
產品好不好不是 自...(恕刪)

這很重要嗎?要是兩陽一葉都這樣做,這台早就成庫存車了,應該說低調點是對的,本人也對GSR125動力有點不滿,但是對它靈活度無話說,只是輪胎跟不上它耐操就是了(準備前後輪都一起換了)

河蟹买了块表 wrote:
產品好不好不是 自吹自擂講到嘴角全波

2015 台灣精品獎(恕刪)


這......小弟是覺得用台灣精品獎看產品好不好有點怪怪的
看了一下他的申請資格
臺灣品牌企業參與台灣精品選拔之資格條件如下: ( 一 )依法設立登記之臺灣企業 (非外國公司之子公司),且所擁有之品牌已依我國商標法取得商標權。

山葉跟台鈴就不用想參賽了吧?

河蟹买了块表 wrote:
產品好不好不是 自...(恕刪)


看什麼獎的小的認為實質意義不大

只有兩個重要指標

1. 市佔
2. 車主口碑

大翔黑熊 wrote:
這很重要嗎?要是兩...(恕刪)


你要看樓主開樓主題來發言才是 什麼GSR/NEX 都來亂入
價錢也不是一個級距張飛打岳飛怎麼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