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應該立法禁止太小的小孩乘坐機車?


多年前曾親眼目睹
一摩托車上由前而後分別是小孩 爸爸(騎車) 媽媽 一家三口
轉彎時與一台車擦撞倒地
爸媽很快的爬起來
但飛去出的小孩直挺挺的躺在5公尺前的地上
很震驚的一幕

如果爸媽不貪圖一時的方便
也許這樣的事不會發生
看到路上有人騎車3載甚至4載
只能祈求不要哪天出事

不管法侓如何要求
不守法的還是不會守法
不如就從自身做起
畢竟家庭是自己的 安全第一啊
ruby6436 wrote:
以嘉義最最偏遠的大埔來說, 沿路都是山路, 大埔鄉只有幾千人,
從嘉義市到大埔坐公車要3個小時, 5小時都有一班車了,
我也曾在台中住了8年, 我是很好奇那個鄉鎮要5小時一班車 (恕刪)


宜蘭縣...
只有在省道和偏遠地區有公車
舉個例宜蘭縣冬山鄉順安村
人口跟冬山鄉市區相當有上萬人
最近的公車站在羅東鎮市區
順安離羅東市區反而比冬山市區近
我媽騎機車要15min走路要半小時以上...才能到公車站
小學跨學區就讀都這樣走回家

一堆鄉鎮不偏遠...發展不大不小的反而沒公車

先立法公車必須每十分鐘繞經每家門口允許隨時可停靠, 而且必須備妥足夠安全座椅吧.
是個問題沒錯, 也不是天天都出車禍的馬路就該封起來吧.
重點是你應該保護你家人的安全, 還沒立法前我也是天天戴安全帽, 小朋友坐車也綁安全坐椅. 立了法, 還是多的沒戴沒綁的, 便宜的還是政府就多收入啦.
是不是該立法?
我沒有意見
但是同樣是為人父母
看到小Baby掉在馬路上血流滿臉
那一刻眼淚真的會掉下來
我想無論再怎麼樣
我也不會讓我的小孩冒這麼大的危險
我隔壁的鄰居月入50萬, 家裡也有3輛車,
還是常常見到2大2小共騎一輛小綿羊,
在南部在公園內騎機車的也不少,

小孩坐機車, 至少要釐清出事的責任歸屬, 家長要有自知自己是有責任的,
當初規定安全帽時, 也是有一大堆的理由和不滿, 事後證明對於降低死亡率是有幫助的,
強制砂石車不可行駛某些路也收到了效果, 那時司機也抗議會讓他們多很多油費而無法生活,


很多年前的記憶---
記得多年前有個媽媽抱著四五歲的小朋友衝進急診室,
小孩非常虛弱, 但一眼看到身上沒有流血, 媽媽緊張的一直說小孩被板車壓到了,
一群人還搞不懂什麼是板車(我還以為是類似手推車但沒籃子),
媽媽把衣服一掀, 背上浮現出比小汽車輪胎還大很多的輪胎印,
天啊, 板車是指拖板車啊!
最後媽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小孩生命一點一滴的消逝在眼前......

拜託!不要再為了方便這樣了,
出了事會有2個家庭因此破碎,
沒辦法讓自己小孩安全, 那就請不要帶他出門

PS. 台灣機車土地密度和每人擁有機車數記得是世界第一,
我先承認我是個一個嬰兒的爸爸
我住台北市
我也常常背著女兒或跟老婆騎機車出門
如果像各位持反對意見的網兄所言
我應該是十惡不赦不顧家人的安全的人
但在知道有安全問題的前提下
我騎車時都會格外的小心

不知那些持反對意見的網兄
自己有沒有小孩
自己平常有沒有騎車
自己有沒有上班上課造成只有零碎的空閒時間

我只是想說
很多事情實在應該多站在你批判的人那邊想想考慮考慮
不但比較不會流於謾罵批判
而且對方也"比較"可能接受你的說法
不是嗎.....
我覺得樓主在要求訂這法條之前,要先推動政府讓每個人都免費無償獲得一輛車,且後續維修與油錢比照機車!試問可能嗎?安全是每個人都要注意的…不是立法就會變好的!上次我女朋友還被國中生的小朋友騎腳踏車撞到跌倒,那是不是要規定年滿幾歲才能考腳踏車執照,騎腳踏車呢?法律的訂定是要考量每一個可能面,取其均衡,不能有所偏頗…即使各人見解不同,但要取普羅大眾所能認同為依歸!
小心發言,以免被停權,共勉之!!
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搭小黃....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坐捷運

當立法下去...會有多少更沒有錢的家庭,需要花幾個月的薪水去繳這張你們認為應該

立法,而讓窮苦人家雪上加霜的罰單
老實說,所謂的立法,如果只是台北市的單行法規,那是可行的
不過,在其他交通建設及經濟發展尚未跟上的縣市來說
由中央立法,只會造成民怨,跟員警執行上的困難

說到小孩的機車裝備,那種機車座椅我家也有,是給小孩當餐椅用的
因為那個結構,我估計大概只能承受時速25左右的撞擊

我也曾經跟高雄知名部品店NK詢問過,有關兒童用安全帽的選擇
他給我的回答是:5歲以下的兒童,頸椎發育還沒到可以承受安全帽重量的地步
因此,我還是盡量在能力所及的範圍,給小孩坐汽車
(謎之音:你的車,還不是你老爸買的單)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榙公車這一種事在台南很難喔,台南的公車不知道倒多久了,有能力的人就會想到安全是十很多時候試辦不到的,出門那一種工具最好,不說錢跟停車大多數人會說開車最好,有車的人為什麼不開車一定有他的原因,有小孩的人能開車他會不開車嗎,有很多事是理想只能說說就好,真的要做問題會多到你想不到的地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