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廠商造車技術的問題

又要講古了,看看Honda 1954年生產的Honda Juno M85

下列是60年前的技術
1.油圧式無段変速機(同於Honda 2008年生產的DN-01)
2.水平對臥2汽缸 169CC排氣量


注意
1. 0:27 為引擎發動聲音
2. 1:12 加速聲與變速機構的特色
3. 1:48 為降速降檔(轉)聲
偷雞摸狗的車商有什麼技術可言?

y牌同樣一個空率,換個包裝料號就多收50,不知道是日本民族性使然,還是大膽台方自作主張,用盡心思就是要坑你大家。

其他2大廠就更無可取之處,本田宗一郎一離開台灣,同樣的系統一玩20年,還玩的民怨頂天,到底是一郎的技術深厚,還是2大廠厚顏無恥?

我們的技術並沒有落後國外,台灣的代工世界聞名!重點是領導者心態,撇開政府保護,大家沒有選擇,這些車廠年年玩著換車殼的遊戲,就是吃定了台灣人很軟,不敢靠北邊走,所以上面有位大大才提到,不是車廠,政府的問題,而是消費者不要求!

舉個很多人都討厭的國家,南韓!南韓汽車在現在車壇佔有一席之地,就是去買了蘇俄工廠,找了義大利設計師,一步一步的有計劃進行。

反觀台灣,奴隸做習慣了,只會幫人代工,汽車業被南韓迎頭趕上,現在落後道看不見尾燈,最有希望的機車工業,還是玩的2266,只會拍廣告的幹部,賣萌?

台灣企業永遠只有一個症狀,就是卯贏不卯輸,難怪人才留不住,異動率高!

在台灣談機車技術,不如談心態先吧。

umax wrote:
看到MOTO GP ...(恕刪)


只能說 呆彎廠商 看到我們呆灣人逆來順受的優點 就開始吃我們

反正 要就買 不然就拉倒
一年機車領牌六十萬台
汽車五十五萬台
光陽靠台灣 他麼營收在機車廠裡面 大概只輸本田而已
一堆人都說gy6好
路上哪台gy6不吃機油的
一般來說,給外國車輛課高稅金是為了降低民眾購買外國車之意願,
以保護國內汽機車產業,進一步提升產業技術水平。

但我國的汽機車產業技術有進步嗎?
沒進步的話,課高稅金到底是為了什麼?
1960年代三陽已經開始幫HONDA代工製作C95、C100...C95是4T並列雙缸OHC125...參考看看時程比您知道的再早10年...如今50年過去三陽還是只有這些技術而已...
看看honda 1997年的夢50在看看現在的台廠
甚麼野狼酷龍MY150
都2012年了,看到一台又一台的新車出來結果都還是不長進
搖頭..
兩陽原本都是爛車,現在還故意越做越爛,政府要大家消費促進生產,苦了老百姓,肥了車商。造成如今行車安全事故頻傳,簡單的講就要讓車廠賺黑心錢,不顧消費者身家性命安全。我個人認為應該全力抵制國產機車,不要再貪小便宜,買沒有煞車不能轉彎的國產速克達,欺騙社會大眾的五期環保噴射引擎,既不環保也不省油,ECU電腦是車商設下的圈套,在沒有元件損壞的情況下,一不小心短路就會全車停擺,只有回原廠才有辦法修復,保固期滿後消費者成為待宰羔羊,經銷商敲竹槓搶錢,吃像極為難看,更痛苦的是政府擺明限制其他廠牌的速克達進口或者內銷,至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到最後沒有人會是受益者,滿街跑的只剩下破爛機車,化油器機車將不斷被重複被拿來買賣,消費者只能花費金錢撿破爛,噴射引擎會逼迫滿街的車店繼續惡搞及設下死亡陷阱,不知有多少無知的小朋友要斷送金錢及寶貴的生命。
沒競爭沒壓力就不會進步!
arlo1011 wrote:
1970年代初,日本...(恕刪)

鋼杯 wrote:
中華菱利有台製1.2引擎跟日製1.3引擎選擇
...(恕刪)


不太一樣
國產小羊其實民眾沒甚麼選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