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牌同樣一個空率,換個包裝料號就多收50,不知道是日本民族性使然,還是大膽台方自作主張,用盡心思就是要坑你大家。
其他2大廠就更無可取之處,本田宗一郎一離開台灣,同樣的系統一玩20年,還玩的民怨頂天,到底是一郎的技術深厚,還是2大廠厚顏無恥?
我們的技術並沒有落後國外,台灣的代工世界聞名!重點是領導者心態,撇開政府保護,大家沒有選擇,這些車廠年年玩著換車殼的遊戲,就是吃定了台灣人很軟,不敢靠北邊走,所以上面有位大大才提到,不是車廠,政府的問題,而是消費者不要求!
舉個很多人都討厭的國家,南韓!南韓汽車在現在車壇佔有一席之地,就是去買了蘇俄工廠,找了義大利設計師,一步一步的有計劃進行。
反觀台灣,奴隸做習慣了,只會幫人代工,汽車業被南韓迎頭趕上,現在落後道看不見尾燈,最有希望的機車工業,還是玩的2266,只會拍廣告的幹部,賣萌?
台灣企業永遠只有一個症狀,就是卯贏不卯輸,難怪人才留不住,異動率高!
在台灣談機車技術,不如談心態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