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5784 wrote:
車商表示: 是有市場沒錯 , 但就是極少數 , 這些量怎麼去應付管銷製造費用啊
車商不是傻蛋 , 就是有賣過了 , 銷售量真的是差到不行
其實難說,看廠商是否願意去開發隱性買家,很多買家都差那臨門一腳,臨門一腳也許是價格、也許是外型、也許是配備、也許是保固,也或許是重量、馬力、舒適…,甚至有人喜歡獨一無二,市場上從未出現過的造型,更能牽動人心。
我一直覺得價格,尤其不合理的低價最能吸引較多數的買家(就像清倉大拍賣,有些人會因為衝動買了不合適的東西回家,反正就是便宜);其次是外型,人要衣裝、車要靚殼,車不好看不敢騎出門;再其次是配備及功能。
看看SYM DRG BT吧!158CC,每年牌照稅硬是高於150CC以下800元、燃料稅高於150CC以下150元,馬桶又小、屁屁又翹,還不是賣得蝦蝦叫! 知道嗎?我們騎平凡的白牌車太久了,突然出現一輛令人驚豔的座騎,大家不得不為之眼睛一亮,雖然之前Y家S妹的流線美已讓大家先衝一波了,但市場就是這樣瞬息萬變,並不是「誰說了算」,是大家有長眼,「大家的眼睛看了算」。
再說以往做50CC、90CC的車型(大小),現在都做到110CC、125CC,除了增加耐用性、載重及爬坡性能,更方便女性或身材較矮小的東方人騎乘。那以往的180、200、250CC的較大型白牌車也可以試著縮小尺寸及重量,來吸引以往騎乘125CC的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