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除非整座城市重新建造所有管路,清水管、污水管、瓦斯、網路、電線、排水溝、電話線都重新規劃設計...何況瀝青路面也有壽命,尤其台灣高溫、多雨、重載車多但是,追根究底還是施工完的回填問題路面坑坑洞洞多半是回填問題瀝青混混凝土分兩種︰1.熱拌 2.冷拌1.就是道路新鋪時用的,這方面的技術台灣很成熟2.重點都在這,冷拌...也就是施工完把現成的"瀝美土"(或類似名稱)直接回填施工坑洞加上不確實壓實,造成日後車輛來回滾壓造成下陷...路不平由此而來
共用管溝的概念不建立,馬路當然爛!一個進步的城市,雨水下水道和污水下水道的建立是必須的,而在施工時應該把其它的管線一併納入將電力、電信、光纖、自來水、瓦斯做整合,有地下共用管溝,就不用一天到晚在挖馬路了!問題大家都知道,但卻沒人做,藍綠都一樣
台灣公共建設的爛舉目皆是我提供屏東市兩處住屏東市的人可去看看一是信義路與重慶路口小七旁路燈桿的固定螺栓四個螺栓兩個已經鏽爛得不像話路燈桿颱風天遲早會倒塌跟小七店長講過請他通知里長一晃兩年沒有人管另一是中山路忠孝路口安全島外柏油路面不知如何鋪的完工幾個月就長出不少堆青草也無人聞問我人在台北抱歉不能提供照片
san5432 wrote:共用管溝的概念不建立...(恕刪) 嚴格說起來,以前就有人反映過這件事了,後來好像有規定各單位有需要挖路的要協調,挖一次各單位一起動工,免得今天挖完剛填平,下禮拜又有別的單位來了,挖得還是同一塊.............結果呢?誰理你呀台北市都做不到了,其他地方只會更慘而已
不是華人比較笨,不懂得整合起來一起做,更也不是日本人比較強。而是政治乾淨度...............既然以目前來看,大家都傾向議會首長關說,大家都可以妥協了。那自然也會接妥協在道路不平的社會..至於為什麼,就多想想吧..Oh,Sakuru wrote:自從有路平專案以後路...(恕刪)
aegis_pisces wrote:我是覺得重鋪不能只鋪...(恕刪) 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在審核施工的部門,沒有把時間限制在某一個時段中假如這個地方有三個工程要做,那應該就要把三個工程的時間排再一起避免重複開挖但是沒有這麼做,導致開挖鋪回開挖鋪回無線循環。新竹跟宜蘭我就看過許多例子都是如此明明馬路剛鋪完,很平,但兩三個月後又開始施工,路又開始不平無限循環,錢無限進帳中
鋪路的瀝青,級配不實阿(算是一種偷工減料)還有為了施工方便,沒確實作到夯實(偷工)維修補路時後,回填又不確實,某些工程甚至回填壓路面時,根本沒夯實.....偷工減料,官商勾結,又是屢見不鮮......我看還是發包給日本人做好了,比較實在或是發包給那個很有名的行善團,他們做的工程比政府發包的工程快品質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