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友人曾說:機油最好是5W45,用同一牌5W40和5W50各一半,

後來我在精品店曾看到一日本進口的機油,有兩款5W50和7.5W50,

7.5W50反而比5W50還貴很多,想請問這種特殊番號的機油有什麼特殊作用?

真的用兩種不同號數加起來就可以形成這種號數嗎?

懇請賜教,謝謝回答
文章關鍵字
傳說中拔掉獅子的鬃毛......
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sdcvscwd wrote:
有位友人曾說:機油最...(恕刪)

你說的是虎鯊吧?我覺得那是噱頭
初入攝影界的小菜鳥
如果我用92+95+98汽油來混合,那這樣不就會有新品種的95無鉛汽油.....下一位!!
sdcvscwd wrote:
有位友人曾說:機油最...(恕刪)



"特"殊作用 當然有阿 不知道的不要亂說


通常是 廠商賺"特"大 這樣明不明白
樸實無華的愛情
聽說混合各家的油,就能擁有各家的長處你信不信?
sdcvscwd wrote:
有位友人曾說:機油最...(恕刪)


根據SAE的分級來看... 其實他是個很籠統的定義
0w 5w 10w ... 等等... 只要在規範的界定內就算是某個區間...

因此就會造成同樣是10w... 有些是在上限..有些是在下限... 自然在表現上就會有差別..
所以說有沒有2.5w? 有沒有7.5w?... 當然會是有這種情況的... 只是sae沒定義到那麼細而已..

只是這種行銷方式其實還蠻有趣的?! ...
因為7.5w這有啥意義呢? 只是比10w低溫流動性更好.. 但以他的售價來看... 為何不買5w就好?

因此...就像其他版友講的... 這只是噱頭而已...
只是台灣人就是愛吃這套.. 舉個例子來說
5w-50.. 10w-60... 只要冠上這兩個號數 售價就可以再增加

但重要的是啥? 還是油品的本質吧!
以同個廠牌來做比較... 這些黏度數據是有意義的... 但跨廠牌間的比較.. 有時候就沒多大意義
一些以酯類..pao作為基礎的油品... 即使他的5w-40也有可能比他廠10w-60更耐高溫更持久...
好比: red line amsoil motul... 都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

大家不要再陷入這些文字遊戲了... 選用口碑不錯(或是實際用起來不錯的)的產品...
才是不當盤子的最好方法~~

那5W50的機油 只加一半到引擎裡面會不會變2.5W25?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JoeChou110 wrote:

你說的是虎鯊吧?我...(恕刪)

噱頭+1
原PO說的應該是 "虎鯊 (SHARK POWER )
他站助蠻多賽事的車手 ,因為他的油真的有些還不錯

我現在手邊 2.5W/50 7.5W/50 都有!!
大家說的對.....這是個奇怪的番號.......噱頭!!


但是我還是要說一下,這牌的油還算不錯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