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遇到一位機車製造商的工程師,我問他為何台灣的機車引擎都沒什麼進步,我想要水冷的檔車啊!
但是他說:台灣車廠並非沒有技術製作高性能引擎,只是台灣所謂的老師傅不願意去學習更進一步的技術或知識,導致每每發生產品問題時,車店老闆都會怪罪到廠商設計不良,工程師前往處理問題時,問老師傅說你有沒有依照SOP檢查組裝?某些要用到的扭力板手鎖到扭力值,有沒有作到?
老師傅通常回話都是用幾十年的經驗壓人,十幾年來的作法都沒問題,你們的車就發生問題,這不就是你們公司設計不良嗎?
工程師又說,高性能的產品需要更精確、更細膩的組裝品質,若是老師傅都是用這種態度的話,那對公司來說維護成本相當高,不划算;若售價抬高無法與進口車競爭,乾脆只作出口。
我當然抱持懷疑的態度,他又說他們曾經作出250 cc 40 P馬力的引擎,但為了精緻與品質,只好降低馬力以符合國內市場,性能好的引擎才外銷。
這你們相信嗎?
*************************************
曾經有位專包政府工程的主任說他們座橋梁工程時,原本有設計鎖螺絲的扭力值,但是他們不信這一套,那扭力值是給政府派人來監看時,鎖給他們看的,他們都是依照2~30年來的經驗鎖的,也都沒發生問題!
有沒有問題我不知道,不過最近這幾年都有橋梁被沖毀的新聞...........
越是高性能 高精密的零件 就越需要去注意到小細節
就像鎖引擎的4顆螺絲 要先鎖對角 只能含住 然後再鎖另外對角 也只能含住
之後用扭力板手用同樣的扭力 依序鎖緊
如果不這樣做....我想你不會想拿自己的車來消費
我覺得 3大廠可以在各大城市 開一家直營店
並且推出一堆"專業認證"
一來可以讓消費者知道 哪些車行的技術有被原廠認可
減少消費者去找食古不化的老師傅 修了一台爛車之後來怪罪原廠的車爛
原廠-(賣車)->消費者-(維修)->老師傅-(修不好)->消費者-(怪罪)->老師傅-(怪罪)->原廠
一來可以確實掌控各地區的車行數量(有認證生存 沒認證淘汰)
間接達到各大車廠能有效掌控各地區車行 提升獲利